2024年3月3日发(作者:22年新高考2卷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精选3篇〕

篇1:初三数学知识点分类复习资料 代数局部: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几何局部: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圆。

1、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

无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限小数;二是不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第 1 页 共 7 页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构造的数,如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注意:判断一个实数的属性(如有理数、无理数),应遵循:一化简,二辨析,三判断.要注意:“神似”或“形似”都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3、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假设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敏运用。

①画一条程度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三要素”)。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假如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第 2 页 共 7 页

作用:A.直观地比拟实数的大小;B.明确表达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5、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假如a与b互为相反数,那么有a+b=0,a=-b,反之亦成立。

即:(1)实数的相反数是。

篇2:初三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 1、依法治国

(1)含义:广阔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

(2)意义:①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达,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④依法治国是社会现代化建立的重要目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开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核心和主体、根据:①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根据;

②主体是人民。

第 3 页 共 7 页

③根据是宪法和法律。

2、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指立法)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4)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2)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3)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根本方略能否顺利施行,建立社会法治国家目的能否实现。

4、我国在施行依法治国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不健全;(2)行政执法效力有待进步;(3)司法公正有待进步;(4)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5、如何施行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

第 4 页 共 7 页

(1)国家:①要坚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实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施行依法治国,要完善执法监视\'机制,发挥群众监视作用;

(2)公民:①要进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

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

③掌握法律武器,同违背法律和破坏社会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④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标准自身行为。

篇3:初三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 1、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第 5 页 共 7 页

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根据。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2)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规定相违犯。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那么,也是最高行为准那么。

3、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居于我国法律体系的首要地位。

(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那么,是国家的最高权威。

(4)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根据;

(5)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4、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和联络:

(1)区别(宪法的特点):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根据。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第 6 页 共 7 页

(2)联络:①宪法与普通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迫力保证施行,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都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标准和保护作用。

5、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观念:

(1)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热情宣传宪法;

(2)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勇于同违背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

第 7 页 共 7 页


更多推荐

宪法,法律,国家,社会,依法治国,规定,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