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合肥六中文数学试卷)

各类科技科研活动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

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

赛。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

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

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以天津市为例,“挑战杯”简介如下:

“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时间安排

“挑战杯”竞赛分为校级竞赛和市级竞赛两个阶段,从每年9月份

至12月份为校级竞赛阶段,每年3月至5月为市级竞赛阶段。各校参

加市级竞赛作品的《参赛作品申报书》须在每年3月初送报组委会办

公室。

二、竞赛方式:

1、基本方式:各高等学校组织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

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加校级竞赛;在校级竞赛的基础上送报

获奖作品参加市级竞赛,有主办单位聘请专家评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

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市级优秀作品;同时组织优秀作品的

展览、交流和成果转让洽谈,推动学生学术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化。

2、参赛资格: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

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

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3、作品分类: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

会科学类(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

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专科生。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

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获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

小制作。参赛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研究解决社会生产生活的重的具

体问题。

4、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竞赛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

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

围之例。参赛作品每校每类限报10个。

三、评审方式:

主办单位将成立评审委员会,对于通过资格和形式审查的参赛作品,

根据其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标准,分三大类进行评审和奖励。竞赛

评比细则另发。

四、奖励方式:

竞赛以作品获奖数为基础,以校为单位累计团体总分,设“挑战杯”

授于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设“优胜杯”分别奖励团体总分成绩二至

六名的单位;设“组织工作奖”若干,奖励参赛组织先进学校;同时,设

“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奖励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

五、成果展览:

每年5月,举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成

果展览,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

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以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

展览,并接受评委问辩,最后评定出终审成绩。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在竞赛终审决赛阶段,同时组织学术交流,科技成

果展览和成果转让活动。

六、资格审查

1.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

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

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品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

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

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


更多推荐

作品,竞赛,科技,学术,参赛,大学生,作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