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英雄,随着他的战死,明朝也走向灭亡
2025年2月5日发(作者:) 明朝最后的英雄,随着他的战死,明朝也走向灭亡 本文导读: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王朝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最为衰弱的时刻,仍出现不少爱国将领,都曾为保住大明江山做出最后的努力,像卢象昇、袁崇焕、熊廷弼及孙传庭等人。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今山西代县人。26岁的他考中了进...
2025年2月5日发(作者:) 明朝最后的英雄,随着他的战死,明朝也走向灭亡 本文导读: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王朝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最为衰弱的时刻,仍出现不少爱国将领,都曾为保住大明江山做出最后的努力,像卢象昇、袁崇焕、熊廷弼及孙传庭等人。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今山西代县人。26岁的他考中了进...
2025年2月5日发(作者:)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忠臣良将”真的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吗?导语: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 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而亡,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一个帝王,一大票“忠臣良...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而亡,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一个帝王,一大票“忠臣良将”,忙活了...
2025年2月5日发(作者:)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课文 摘要: 一、明朝灭亡的历史背景 二、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和影响 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四、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文章的发表与反响 正文: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644 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此后,南明弘光、隆...
2025年1月2日发(作者:)永安名人的著作及内容摘要 1、陈偁(1015~1086年),字君举,是贡川陈世卿之子。生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依靠其父官爵而荫补为太庙斋郎。16岁登天圣庚午(1030年)榜特奏进士。先后任漳州司法参军、龙溪县主簿、罗源县知县。在罗源,兴学校,办教育;开渠道,修水利,增加可灌溉的良田数千亩。后调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通判。有5人原被错判死刑的,经过陈偁复查,...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隋末农民起义的口号 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口号。其中比较有点名气的是《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当时隋炀帝征伐无度,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了农民起义,而隋末的农民起义与其它王朝的农民起义有些不一样,...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 3.过程与方法 列举明朝中...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李自成简介 李自成起义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李自成 (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业农,父守忠因里役破产。自成以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又以借贷被辱,遂投活动于西川的不沾泥张存孟部。后因张存孟败降,自为一军。 起义的发展和胜利 不久,自成...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2.明朝末年,统治愈加腐朽,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先爆发于( )...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学案 川教版 【学习目标】 1. 知道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表现。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和起义军发展壮大以及结果。 【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 【学习难点】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败的原因。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将学习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明朝后期的腐...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驻守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朝将领是( ) A.吴三桂 B.魏忠贤 C.李自成 D.戚继光 2.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建立了后金政权(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阿保机 3.历史上曾流传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与其相关的历...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1644年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风雨飘摇的一年,这年发生了许多的事,这些事足以左右中国历史的走向,这年崇祯皇帝还在苦苦支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张献忠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四方各自坐镇一方,这时只需要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足以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李自成就是这只蝴蝶,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自成率领他...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断( ) A. 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 C. 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 B. 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 D. 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 2.据史书...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李自成起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李自成起义的背景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1643年(崇祯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
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
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陈涉世家》测验 一、《陈涉世家》选自《 》,作者 ,字 ,是 时的 家、 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鲁迅高度称赞它为“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比至陈 ( ) .2、刑其长吏...
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综合所学,以表格形式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核心提示: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农民起义(民变)古代中国,朝代更迭,民变不断!或遇战乱,或逢灾年,生活在最底层的,被压迫的伟大的中国农民,从未停止过为了生存而进行的...
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中国历史上因为被压迫奋起反抗最后推翻了旧王朝的例子 案例一: 一,秦末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刘邦、项羽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7月 起义地点: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 主要事件:大泽乡起义,钜鹿之战 起义简介: 秦末农民起义又称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
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陈胜吴广起义的文言文 【篇一:陈胜吴广起义的文言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