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中国历史上因为被压迫奋起反抗最后推翻了旧王朝的例子
案例一:
一,秦末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刘邦、项羽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7月
起义地点: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
主要事件:大泽乡起义,钜鹿之战
起义简介:
秦末农民起义又称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
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
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
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去渔阳(今北京密云
县西南)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遇大雨误期,根
据秦朝法律,戍卒误期到达目的地的一律处死。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
导戍卒发动反秦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史称“大泽
乡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王,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
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
反秦。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
面对生死决战,刘邦本来打算孤注一掷,押上手头所有的两万军队与
子婴决战。然而张良阻止了刘邦的冒险,提出秦军将领家中经商,其人必
然贪婪,建议加以贿赂。郦食其奉命出使,对方守将接受了重金,同意联
合攻取咸阳。然而张良展现出了狠辣的一面,建议刘邦就在此时直接广布
疑兵,突然进攻,消灭了这支军队,一直追击到蓝田。
尔后秦王子婴仍然派遣军队做最后抵抗,但已经回天乏术。公元前
206年10月,秦王子婴白马素车,亲自捧着天子玺绶和兵符,在道边跪
迎刘邦,汉军进入咸阳,秦帝国宣告覆灭。
案例二:
二、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王匡、王凤、樊崇、刘秀
起义时间:公元17-25年(绿林起义);公元18-27年(赤眉起义)。
起义地点:荆州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莒(今山东莒南县)
主要事件:绿林起义,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起义简介:
西汉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和官僚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贪官污吏巧取
豪夺,加紧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逼得农民难以得生。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元始五年(公元5年),
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两岁的刘婴为帝,继续把持朝政。公元8年废刘婴,
代汉自立,改国号“新”。王莽为缓和日渐尖锐的社会矛盾,复古“改
制”。但苛刻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赋税,加上连年水旱蝗灾,官吏横征
暴敛,使民众无以为生。
公元17年(天凤四年),荆州地区连年灾荒,广大农民生活无着,
纷纷逃离故土。饥民们在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凤兄弟的领导下
发动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
队伍得到广大民众和附近起义军的响应并迅速扩大。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吕母死了后,
她手下的人投奔樊崇起义军。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义军一
直打到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
部)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义军很讲纪律,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要被处死,谁伤害老百
姓就要受罚。所以,百姓们非常拥护他们。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
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作好准备,跟官兵大战。为了
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
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
军\"。
公元21年(地皇二年),王莽的荆州牧发兵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出
山迎击获胜,部众增至数万人,战斗意志高涨。公元22年(地皇三年),
绿林山中疾疫流行,绿林军出山,一支由王常、成丹等率领,西入南郡
(治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王凤、马武等率领,北上
南阳,称新市兵。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廖湛率众响应,于是绿
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西汉宗室刘玄,这时也投身于平林兵之中。
公元23年(地皇四年)二月,绿林军领袖王匡、王凤等拥立刘玄为皇帝,
国号“汉”,年号“更始”。刘秀的哥哥刘縯反对刘玄称帝,被刘玄、王
匡等杀死,刘秀因兵力薄弱,不敢公开反抗,忍辱负重,表示忠顺于起义
军。
同年八月,绿林军兵分两路,王匡、王凤率军进攻洛阳,另一路申屠
建等进攻长安。长安市民发生武装起义,攻入未央宫,王莽逃至浙台,被
商人杜吴杀死,王莽新朝覆灭。
更多推荐
起义,起义军,农民,山东,杀死,军队,大泽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