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时目标定位与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梁海江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9年第01
        【摘 要】有效的数学课堂,既不能只依赖于制订适当的课时目标,也不能只依赖于具体的教学实施。目标定位目标实施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文章从日常教学中对于目标定位与实施的一些问题入手,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从把握理念内涵,正确理解目标”“整体解读教材,合理定位目标”“紧贴学生实际,改良课时目标”“以环节为抓手,有效呼应课时目标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课时目标定位与实施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时目标;定位;实施
        一、小学数学课时目标定位与实施现状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时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其中的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数学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它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是对教学指导最直接的一级目标,它集中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和学生的行动指南。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预见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且可以调控教学活动进程,它是课时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的依据,是教学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是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此外,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同时也是课时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途径。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主要是靠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时目标,实现有效教学,进而完成学段目标。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准确地定位课时目标、有效落实目标,使得目标定位目标实施这两者间达成和谐统一,那么,必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时目标定位的实施现状

更多推荐

目标,教学,定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