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发(作者:)

第40讲 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 变法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

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商业日趋活跃。

2.阶级关系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自耕农和新兴地主出

现。

3.政治上: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

封建专制统治。

4.军事上: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各国为实现富国强兵纷纷变法。

5.文化上: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学说

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知识点二 秦国变法的具体原因

1.各国改革或变法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

大。

- 1 -

(1)春秋时期

①齐国管仲改革:发展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

衰征”的政策。

②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2)战国时期

①魏国李悝变法,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

《法经》,加强法制。

②楚国吴起变法,使楚国成为战国中的强国: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

裁免冗吏,奖励军功等。

2.必要性:秦国偏居关中,落后于中原,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可能性: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和民众的认同;民风质

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历史机遇:晋国分裂;中原众多士人追求建功立业。

5.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知识点三 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2)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3)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3.“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

4.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知识点四 变法结果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知识点五 变法评价

1.变法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成功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作用

- 2 -


更多推荐

变法,改革,发展,思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