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2016徐州模拟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复习课教案
一、看书整理,总结知识
师: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那么,时间久了,我们学过的有些知识点已经忘记
了……那么,下面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看一看课本、想一想学了哪些内容并通过练一练回顾、巩固
我们学过的知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复习。今天,将要复习的内容是六单元测量。接下来一起来读
一读课题。
师:(板书后)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六单元到底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有的同学已经有了印
象,那么,首先呀我们要看书,怎样才能知道六单元是从哪页开始的呢?(生:看目录)
师:反应真快,那看课本的第一步就是翻目录,找页数。第六单元测量是从哪页开始的呀?
(生:49页。)
师:把书翻到49页。在六单元中,我们学了几个课题呢?(生:3个课题,分别是教室有多
长,课桌有多长,一米有多长。(板书)
师:现在就来看一看到底学了什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课题,教室有多长。在看之前,想一
想:看课本上的什么?(是所有的内容,还是重点的内容?)生答。
师:该怎样看。(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还是快速浏览重点内容呢?)生:答。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本,在教室有多长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怎样量教室的长度,那么小组
合作,选择测量工具,量一量,从中体会了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师:再往下看,为了使测量的更准确,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生:做好标记。。。一个紧挨
着一个摆放。
师:孩子们你们看书看得真仔细。然后翻过来51页,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课桌有多长,这一课
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也就是测量方法。那么尺子下面的智慧老人说了什么
呀?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我们又学习了cm。淘气说什么了呀?什么物体的长
度大约是1厘米,我们接触了如何估计物体的长度。下面,智慧老师又说了:通常,测量物体的
长度时,要把一段对准尺子的0刻度,这属于测量的方法。再往下看,知道了测量方法,我们就
会画一画了。然后,再翻过来,53页第三课1米有多长,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孩子
们,你们想自己看这一课么?生:想。
师:下面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看剩下的这一课。1起。。。。。。生读。好,下面开始看吧,
看完请坐端。
师:孩子们,你们看的真快,(手势),谁来说一下呀?(手势)生:测量物体,测量身高... ...
总结。
二、巩固练习
第一关:填一填
师:把书翻到103页,快速完成第一题,做完请坐端。生答。
师:怎么得出8cm的?怎么得出2cm的?怎么得出3cm的?生:答。/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呢?(也可以用结束刻度-开始刻度,得出物体的长度)。
师:那像螺丝刀的长度,可不可以也用结束刻度减去开始刻度呢?引出:可以。那下面,说一
说: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你们会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那你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么?并说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恭喜你们第一关闯关成功,请给自己画1颗星在课本的最后一页。
第二关:填一填
我们知道一厘米大约有这么长,一米大约有这么长,那你们会在生活中用厘米和米作长度单位
么?生:会
师:请看第二关,也就是课本103页的第二题,请安静认真的完成(在横线上填合适的长度
单位),完成后请坐端。生答。
师:这些空都没有难倒你们,那这两个空该怎么填呢?
师:看来你们真的会用厘米和米作长度单位了。第二关闯关成功的,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师:你们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你们会估计物体的长度么?生:会(请看第三关)
第三关:估一估
师:我想给这间教室安一个管子,但是我手里没有尺子,想临时估一下教室的高度。我们知道
讲桌的高度大约是一米。那教室大约有多高呢?谁来估一估?生:……
师:怎么估的呢?生:……
师:可以通过心里想的一米大约有这么长,眼睛看教室的高度大约有三个这么长,高度约为3
米。
师:你们可真厉害。下面,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和同桌合作的机会。估一估一支铅笔的长度。铅
笔在哪里?铅笔在你们的手里,同桌之间合作,你估我量,同桌用一支铅笔就可以了,一个同学先
估铅笔的长度,另一个同学再量铅笔的长度,量铅笔的同学看你的同桌估的接不接近准确的长度。
开始。下面哪组同桌来说一下,谁估?谁量?他估的接近么?请你到讲台上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在投影仪下展示(说明:可以用目测、比一比)。生答(答对的)掌声送给他。(2人)
师:你们合作愉快,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合作过程中的友好。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也很友好。下
面请看第四关(最后一关:拓展)。
师:动物园里的小蚂蚁和小蜗牛,小乌龟是好朋友,它们三个的家离的也很近,所以小蚂蚁呢
经常去小蜗牛的家里做客,也经常去小乌龟的家里做客。 到的距离是5厘米,到
的距离是8厘米。可以用一个点表示蚂蚁家的位置,那你能画出蚂蚁到蜗牛家的路线和蚂蚁到乌
龟家的路线么?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三个动物家的位置。如果可以,请完成题单上的这道
题。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太聪明了,那你们能给这两条路线提一个数学问题么?生答。
师:谁来回答这位小老师的数学问题?生答。
师:你们很喜欢动脑筋,已经顺利通过这四关,请你们在课本的最后一页画四个笑脸来奖励你
们的爱动脑筋。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一起复习了测量的知识,张老师相信,
聪明的孩子一定掌握的更牢固。
更多推荐
测量,长度,物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