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八一高考数学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期末复习(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0~101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1000以内的数。

2、 进一步理解理解和掌握千以内数的加减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减计

算和验算,提高计算能力。

3、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计算方面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

养灵活应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课题。

1、谈话:不知不觉,这学期的知识已经学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下本学期学了哪些内

容?

2、要求学生看本册书的目录,梳理下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3、揭题:这节课我们先复习认数和加减法。(板书课题:认数和加减法)

二、知识梳理,巩固深化。

(一)复习认数。

1、思考: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什么数?(千以内的数)

你能举例吗?(整百数、几百几十和几百几十几)

2、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千)

多少个百是一千呢?(10个百是一千)多少个十是一千?(100个十是一千)多少个一

是一千?(1000个一是一千)

整理:10个一时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3、想计数器,从右往左说说我们学过的数位及它们的计数单位?

个位(个或一),十位(十),百位(百),千位(千)

提问:最低的数位是什么?(个位)

4、 数的组成及意义:

(1)563中5表示什么?6呢?3呢?

563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区分:420由( )个十组成。 420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

(2)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连一连。

交流: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想到得到的数;也可以根据写出的数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个

数的组成;还可以根据“4”和“3”在各数位上表示的不同数值进行判断。

5、 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

(1)提问:读写数要注意什么?

(2)完成期末复习第3题。

独立写出各数。

交流: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6、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1)请学生说说方法。

(2)1000 ○ 999

所有的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三位数都比两位数大,两位数都比一位数大。

(3)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提问:有什么方法列举出所有的三位数?

写出最大的三位数和写出最小的三位数,你有什么小窍门吗?

学生完成填空。

(二)复习加法和减法。

1、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数的加减法?(千以内的数)

2、复习口算。

(1)出示口算卡片。

400+300 320-300

40+300 320-20

400+30 320+20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口算时,要注意什么?

(2)谈话:谁是我们班的口算小能手呢?我们再来比一比。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集体校对,及时纠错,说说错误原因。

3、复习笔算。

(1)提问:我们是如何计算千以内数的加法的?

连加时,相加还会满二十,怎么办?

那我们又是如何计算千以内数的减法的?

(2)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

提问:加、减法分别是如何验算的?

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3小题,请3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反馈并订正。

问: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独立笔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错误。

反馈并订正。

比较: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组是不连续进位和进位加法,第二组是不连续退位和退位减法,第三组是不需要

各位退位的减法和需要各位退位的减法。)

4、估算。

谈话:在计算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估算来大致检查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观察第6题,估算结果。

说说估算的方法。

5、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

估计:走哪条路会近一些?为什么?算一算进多少?

拓展: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全课总结,评价表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或体会?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 / 14


更多推荐

复习,学生,知识,数学,完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