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四上数学试卷推荐人教版)
中考数学各年级复习提纲3篇
芬芳满园花枝俏,捷报传来心欢笑。如风似雨清凉到,合家开怀
乐淘陶。设宴举杯同庆贺,笑语盈盈共欢乐。志向高远入学府,大步
迈向成功路。愿你前途无限光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数学
各年级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
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
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
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
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
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
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
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
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
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
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
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更多推荐
叫做,法则,方程,正数,减去,异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