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发(作者:梦见数学试卷得了70分)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2 数集·确界原理
一、区间与邻域
设a、b∈R,且a
(−∞,a]={x|x≤a},[a,+∞)={x|x≥a},(−∞,a)={x|xa},
(−∞, +∞) ={x|−∞ 设a∈R,δ>0。满足绝对值不等式|x-a|<δ的全体实数x的集合称为点a的δ邻域,记作U(a;δ),或简单地写作U(a),即有 U(a;δ)={ x||x-a|<δ}=(a-δ,a+δ) 点a的空心δ邻域定义为 U⁰(a;δ)={ x|0<|x-a|<δ} 也简单地记作U⁰ (a). 点a的δ右邻域U+(a;δ)=[a, a+δ),简记为U+(a); 点a的δ左邻域U-(a;δ)= (a-δ, a],简记为U-(a); 去除点a后的点a的空心δ左、右邻域分别简记为U⁰+(a)和U⁰-(a). ∞邻域U(∞)= { x||x|>M},其中M为充分大的正数(下同); +∞邻域U(+∞)= { x|x>M},-∞邻域U(-∞)= { x|x<-M}. 二、有界集·确界原理 定义1 :设S为R中的一个数集。若存在数M(L),使得对一切x∈S,都有x≤M(x≥L),则称S为有上界(下界)的数集,数M(L)称为S的一个上界(下界)。 若数集S既有上界又有下界,则称S为有界集。若S不是有界集,则称S为无界集。 例1:证明数集N+={n|n为正整数}有下界而无上界。 证:显然,任何一个不大于1的实数都是的N+下界,故N+为有下界的数集; ∀M>0,取n0=[M]+1,则n0∈N+,且n0> M,故N+为无上界的数集。 数集S最小的上界称为上确界;最大的下界称为下确界。上确界与下确界统称为确界。 定义2:设S是R中的一个数集,若数η满足: 1)对一切x∈S,有x≤η,即η是S的上界; 2)对任何α<η,存在x0∈S,使得x0>α,即η又是S的最小上界,即称η为数集S的上确界,记作:η=sup S. 定义3:设S是R中的一个数集,若数ξ满足: 1)对一切x∈S,有x≥ξ,即ξ是S的下界; 2)对任何β>ξ,存在x0∈S,使得x0<β,即ξ又是S的最大下界,即称ξ为数集S的下确界,记作:ξ=inf S. 例2:设S={x|x为区间(0,1)中的有理数}。试按上、下确界的定义验证: sup S=1,inf S=0. 解:∀ x0∈S,则0 对任何a<1,若a≤0,则a 对任何b>0,若b≥1,则b>x0;若b<1,则在(0,b)中必有有理数x2∈S,使得x2 ∴sup S=1,inf S=0. 数集S的上(下)确界是唯一的,且有inf S≤sup S. 例3:设数集S有上确界,证明:η=sup S∈Sη=max S. 证:设η=sup S∈S,则对一切x∈S有x≤η,∴η=max S. 设η=max S,则对一切x∈S有x≤η,∴η是S的上界;且η∈S。 对任何a<η,只须取x0=η∈S,则x0>a,∴η=sup S. 定理1.1(确界原理) 设S为非空数集。若S有上界,则S必有上确界;若S有下界,则S必有下确界。 证:不妨设S含有非负数。∵S有上界,∴有n>0,使得 1) 对任何x∈S,有x 2) 存在a0∈S,使a0≥n. 对[n,n+1)作10等分,分点为n.1,n.2,…,n.9,则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1,使得 1)对任何x∈S,有x 2)存在a1∈S,使a1≥n.n1. 对[n.n1,n.n1+10)作10等分,则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2,使得 1)对任何x∈S,有x 2) 存在a2∈S,使a2≥n.n1n2. 依此类推,可知对任何k=1,2,…,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k,使得 1) 对任何x∈S,有x 2) 存在ak∈S,使ak≥n.n1n2…nk. 无限循环进行,得到实数η= n.n1n2…nk…, 若存在x∈S,使x>η,则可找到x的k位不足近似xk,使 xk>ηk= n.n1n2…nk+10k; 从而得:x> n.n1n2…nk+10k;这与(1)式矛盾, 1) ∴对一切x∈S,有x≤η; 2) 设a<η,则存在k使η的k位不足近似ηk>ak,即n.n1n2…nk>ak, 又有a’∈S,使a’≥ηk,从而有a’≥ ηk>ak≥a. ∴sup S=η 不妨设S无负数;∵S有下界,∴有n>0,使得 1) 对任何x∈S,有x>n; 2) 存在b0∈S,使b0≤n+1. 111111 对[n,n+1)作10等分,分点为n.1,n.2,…,n.9,则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1,使得 1) 对任何x∈S,有x>n.n1; 2) 存在b1∈S,使b1≤n.n1+10. 对[n.n1,n.n1+10)作10等分,则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2,使得 1) 对任何x∈S,有x>n.n1n2; 2) 存在b2∈S,使b2≤n.n1n2+102. 依此类推,可知对任何k=1,2,…,存在0,1,2,…,9中的一个数nk,使得 1) 对任何x∈S,有x>n.n1n2…nk; (2) 2) 存在bk∈S,使bk≤n.n1n2…nk+10k. 无限循环进行,得到实数ξ= n.n1n2…nk…, 若存在x∈S,使x<ξ,则可找到x的k位过剩近似xk,使 xk<ξk= n.n1n2…nk; 从而得:x< n.n1n2…nk;这与(2)式矛盾, 1) ∴对一切x∈S,有x≥ξ; 2) 设b>ξ,则存在k使ξ的k位过剩近似ξk 又有b’∈S,使b’≤ξk,从而有b’ ≤ξk ∴inf S=ξ 例4:设A、B为非空数集,满足:对一切x∈A和y∈B有x≤y. 证明: 数集A有上确界,数集B有下确界,且sup A≤inf B. 证:由题设,知数集B中任一数y都是数集A的上界,A中任一数都是B的下界,所以数集A有上确界,数集B有下确界。 对任何y∈B,由上确界定义,知sup A≤y; 可见sup A是B的一个下界,由下确界定义,知sup A≤inf B. 例5:设A、B为非空数集,S=AUB. 证明: 11111 1) sup S=max{sup A, sup B};2) inf S=min{inf A, inf B}. 证:依题意,S为非空有界数集,sup S,inf S都存在. 1) 对任何x∈S,有x∈A或x∈B=>x≤sup A或x≤sup B,从而有x≤max{sup A, sup B}, 故得sup S≤max{sup A, sup B} 又对任何x∈A,有x∈S=>x≤sup S=>sup A≤sup S;同理sup B≤sup S, 故得sup S≥max{sup A, sup B} ∴sup S=max{sup A, sup B} 2) 对任何x∈S,有x∈A或x∈B=>x≥inf A或x≥inf B,从而有x≥min{inf A, inf B}, 故得inf S≤min{inf A, inf B} 又对任何x∈A,有x∈S=>x≥inf S=>inf A≥inf S;同理inf B≥inf S, 故得inf S≥min{inf A, inf B} ∴inf S=min{inf A, inf B} 若数集S无上界,则定义+∞为S的非正常上确界,记作sup S=+∞; 若数集S无下界,则定义-∞为S的非正常下确界,记作inf S= -∞. 习题 1、用区间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 (1) |1-x|-x≥0; (2) |x+x|≤6; (3) (x-a)(x-b)(x-c)>0 (a,b,c为常数,且a (4) sinx≥ 2. 2111解:(1) 1-x≥x或1-x≤ - x;即x≤ 2;∴原不等式的解为:x∈(-∞, 2]. (2) -6≤x+x≤6,且x≠0; 当x>0时,-6x≤x2+1≤6x;解得3-2 2≤x≤3+2 2; 当x<0时,-6x≥x2+1≥6x;解得-3-2 2≤x≤ -3+2 2; 原不等式的解为:x∈[3-2 2, 3+2 2]∪[-3-2 2, -3+2 2]
更多推荐
数集,定义,下确界,下界,确界
- 上一篇: 数学分析习题及答案
- 下一篇: 10_数学分析简明教程答案(尹小玲_邓东皋)[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