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8—6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师板书315×3=)谁来说说:315×3表示什么?
生:315×3表示3个315相加的和。
师:朱老师知道大家的计算很强。请以最快的速度用竖式把315×3的结果算出来。
学生计算,(请一位书写好的同学到黑板板演)
师:都算对了吗?
生:算对了!
师:太棒了!朱老师相信,今天的新知识大家会学得更好。
2、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师:看屏幕显示的情景图,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夏天西瓜每千克0.8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0.8×3
师:板书:0.8×3,课件同时显示。
师:看,这道算式?和算式315×3比较有什么不同啊?
生:这是一道小数乘整数的算式。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小数乘整数(教师板贴课题。)
二、探究计算方法
1、认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谁来说:0.8×3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0.8×3表示3个0.8相加。
小结:通过大家的回答不难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讨论计算方法。
师:那0.8×3等于……?
生1:2.4
生2:24
师:啊?这到底是2.4还是24喔?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积是2.4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说。
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吗?
生1:加法竖式。因为0.8×3表示3 个0.8相加,3 个0.8相加就是2.4;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位同学应用了我们已有的小数加法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而且体现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生2:我用元转化成角。因为0.8元就是8角,8×3=24角,24角也就是2.4元。
师:你把0.8元转化成8角,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好处?这应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欣赏你!他是利用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小数0.8元转化成整数8角,根据8×3=24这一算式得出了24角,再将24角转化成元,就是2.4元。
生3: 0.8×3还可以用乘法竖式来计算。
师:真灵活!但竖式该怎么写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把0.8×3的竖式写一遍。小数加法竖式要求小数点对齐,而小数乘法竖式与整数乘法竖式一样,要求末位对齐,只不过多了个小数点。
师:刚才有同学用竖式算出来了,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同学们呢?
生:先把0.8看成整数8来算,利用8×3=24得出积是24,因为因数中0.8有一位小数,所以积2.4也有一位小数。
3、教师初步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我们可以先看成整数,然后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再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看来,整数乘法对我们今天解决这个问题的帮助很大。
师:五(1)班的同学真了不起!能用3种不同的方法算出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2.4元。(课件出示答数的过程,教师强调答数)应用题,我们要记得答数哦。
4、出示第二幅情景图
过渡:带着这个学习经验,看看另一种情况(课件同时出示冬天的情景图,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几元?我们可以怎样列式?
生:2.35×3
师:板书算式2.35×3
师:猜猜看,2.35×3大约是几元?究竟要多少元呢? 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用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把结果算出来。(教师巡视,发现算法) 
(2)、解决问题、巩固算法
师:请同学到黑板把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写出来,做完后可以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小组交流
师:2.35×3表示什么意义?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

更多推荐

整数,小数,竖式,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