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批改数学试卷痛苦视频)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2.

3.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学生能够用钟表读取时间,并能够将时间对应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例如:算出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教学重点

1.

2.

准确地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用钟表读取时间,并能够将时间对应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教学难点

1. 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算出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教学准备

1.

2.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包含时钟的图片和活动时间表。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识

1. 教师出示一张钟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

什么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过吗?”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用到钟表的情景,例如上学时间、

吃饭时间等。

认识时针和分针

1. 教师出示钟表图片,指着时针和分针依次问学生:“这是什么?这是

什么?”并解释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模仿时和分针的指向,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模拟,帮助学生理

解时针和分针的不同位置。

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1. 教师出示钟表图片,指着一个时间点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鼓励

学生主动回答。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出几点钟,例如:“6点钟”、“9点钟”等。

3. 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几点钟,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将时间对应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1. 教师出示活动时间表,列出一些常见的活动,例如上学、吃饭、放学

等。

2. 教师指向一个具体的时间点,问学生:“在这个时间点,你们通常在

做什么活动呢?”鼓励学生依据所学时间读取并回答。

3. 学生自主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时间点,在课堂上表演相应的活动。

时间计算

1. 教师出示两个时间点,例如上午9点到下午2点,问学生:“这两个

时间点之间过了多少个小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计算过程,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难题,完成时间计算。

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一系列时间问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回答,例如:“上午9点

到下午5点,一共过了多少个小时?”

2. 学生按照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学习要点,并进行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

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

1.

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

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点,并写下相关活动。

以上为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数学教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

能准确读懂钟表的时间,将时间对应到日常活动中,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更多推荐

学生,时间,教师,钟表,活动,进行,出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