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发(作者:)

贡献率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

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

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

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人才贡献率:引导人才工作科学发展

2010-07-09 12:33 来源:《中国人事报》 【大 中

小】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贡献率达到35%。

建立人才贡献率指标,体现了党中央在推进人才工作中坚持人才发展以用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显现了党中央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既确立人才发展的战略目

标、又确定可量化、便于考核的具体指标的务实精神。

谈起“人才贡献率”,人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武汉工程大学教

授桂昭明说,人才贡献率就是人才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在每年的GDP

中人才的贡献占多大份额,更通俗地讲:每年的“人才GDP”是多少。

人才贡献率反映人才资源的使用状况及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衡量国家

使用人才的效果,间接衡量国家人才政策、环境对人才的不同影响,反映了

国家人才开发使用的效能和人才工作的成效。

“人才贡献率”即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人才资本作为经济运行

中的核心投入要素,通过其自身形成的递增收益和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从

而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份额。

“人才贡献率”是人才工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意义、关联度最为紧密

的一组可测度的指标。研究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既

是为了把握、了解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效能,从其影响因素的角度谋划战略、

制定政策,以充分发挥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科学

评价、考察我国及各地区目前人才资源开发的成效,以及未来十几年我国人

才资源开发的效能。还可以运用国际可比指标,对中国与世界有关国家在人

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获得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方面在世界上的水平定位。

人才资本增加的速度和积累的多少决定着人才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

率的高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才发展水平高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大不大,首先看人才资本增加的速度是否快?人才资本积累是否多(占总人

力资本存量的比重是否大)?

桂昭明说:“《人才规划纲要》设置‘人才贡献率’作为核心指标,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力度,

引领我国人才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导向之一:要提升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提升人才资

本存量的增长幅度。这就要求我国及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必

须进行理性投资,加大人才资本的优先投资和积累,抑制物质资本的过大投

入,使得物质资本和人才资本之间保持科学合理的比例,以实现我国社会经

济的科学发展。

导向之二:要提升我国人力及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必须使

总人力资本存量中专业人力资本(即人才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就要求

国家及各地区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

并对之予以合理的使用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

转变,以增加社会人才资本的存量。

桂昭明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人才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据了解,从2010年起,国家统计

局和各地统计部门都将把人才发展的前5个核心指标列入统计范畴,进入统

计年鉴。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人才发展定性定量评估办法,考核人

才开发使用效能和人才工作的成效,以此引领、引导各地人才事业科学发展。


更多推荐

人才,资本,发展,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