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发(作者:)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太平天国运动专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
2.“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
歌谣是在太平天国一次军事行动中出现的。这一次军事行动是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C.金田起义
B.北伐
D.西征
3.钱穆针对太平天国运动指出:“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
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颁布《资政新篇》 C.发动金田起义
4.洪仁玕在某个文件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
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这段材料反映了
A.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5.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6.洪秀全说:“概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
尚得为有人乎!”这反映出洪秀全
A.已经认识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
B.讲求科学、正确、合理的斗争策略
1 / 6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C.用满汉民族矛盾宣传动员革命
D.深刻地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废除买卖婚姻。这反
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追求平等平均的社会生活
B.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资本主义
8.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用,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C.天京变乱
B.安庆保卫战失利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9.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
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并不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10.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
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
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
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
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
2 / 6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摘编自《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文献所涉及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其主张能否真正实现。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资政新篇》的作者及此文献的新主张。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
潮流。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
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
惊慌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显
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3 / 6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马克思
材料三 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
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材料四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毛泽东
(1)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与前三则材料不同,材料四是如何肯定太平天国运动的?
(3)根据材料一、二,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认识发生变化的
原因,并说明我们可以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治学态度。
参考答案
1.C【解析】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
2.B【解析】“天津卫”“杨柳青”等说明太平军攻打到天津近郊。四个选项中,太平军攻打到天津近郊的是北伐,故
选B项。
3.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下层民众推行均田制度”,而均田制是国家把掌握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4 / 6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土地。故选B项。
4.D【解析】据材料“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
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洪仁玕等先进中国人发
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太平天国领
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故C排除。
【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
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
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但以太平天国本身的历史条
件,未能实施。虽然在太平天国其间产生但并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
5.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6.C【解析】根据材料中“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说明洪秀全认为清政府代替明朝,导致中国
混乱,并没有认识到满清政府封建政权的本质,故A错误;材料中洪秀全利用民族矛盾宣传发动革命,未涉及太平天
国运动的具体斗争策略,且作为农民起义,受小农阶层的影响,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故B错误,C正确;材料并没有揭露
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故D错误。
7.C【解析】据材料提到,不论男女,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废除买卖婚姻。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是追求平等平均的社会生活,故C正确。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
目的也是追求平等平均,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故B排除。追求平等平均没有顺
应世界潮流,故D排除。
8.C【解析】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互相残杀,所以联系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天京变乱,故选C项。
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从材料中太平天国向英侵略者道
歉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对英国侵略者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幻想包括希望英军中立于太平军与清政府
之间,甚至幻想英国侵略者与之联合对抗清廷,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反侵略的,A项错误。开放长江中下游一些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军舰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是《天津条约》内容,《北京条约》在1860年签订,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太平天
国学习西方的信息,C项错误。
10.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西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客观上承担起了理应由资产阶级
进行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答案为C项。
11.【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能否实现:不能实现。因为绝对平均主
5 / 6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专测:太平天国运动(word解析版)
义脱离社会实际,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作者:洪仁玕。新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主张。
(4)《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希望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
而《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纲领,
故可得出答案为太平天国运动。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及能否实现的问题均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材料主要陈述了《天朝田
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对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能否实现的问题,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其分配土地的方案不符合实际,难以实施,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3)知道《资政新篇》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4)根据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更符合时代潮流,但要说明判断的理由,如《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12.【答案】(1)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片面的排满
斗争。
(2)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赞扬到否定。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
中国革命;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
因。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二中的“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
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和材料三中的“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进行概括。
第(2)问,依据材料四中的“向西方探索真理”进行概括。
第(3)问,依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并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来概括。
6 / 6
更多推荐
材料,中国,太平天国,土地,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