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发(作者:)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神秘性。
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
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
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
现象的统一。
又称自发的唯物主义。产生发展于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其萌芽
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看作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在某种具有固
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利
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等。随着人们实践范围的扩
大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朴素唯物主义逐步摆脱了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
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欧洲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认
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开始从物质结构上研究
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一种极细微的流动的
物质“气”构成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提出了气一元论。如战国时期荀子认为,
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荀子还提
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可贵命题。春秋的老子对于世界也提出了关于道的思想
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说明神形关
系时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北宋张载
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这些都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二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朴素反映。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
起。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的本原时,还以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
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用“火”说明世界
发展的辩证景象。
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
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一些猜测的成分。因此,它有直
观性的特点。
更多推荐
世界,唯物主义,物质,本原,发展,形态,统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