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2018高考数学试卷难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 100以内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
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图形与几何: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以及平等四
边形的初步认识; 线段的初步认识; 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 米, 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
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 以内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 除
法的含义; 探索、 理解、 熟记乘法口诀, 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 除法; 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
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 操作、 思考和交流, 初步认识四边形、 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
图形; 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 1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 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
的长度; 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 除法的含义, 编制乘法口诀, 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 除法, 以及计算 100 以
内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 100 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
第 15 页 共 22 页
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 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 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 初步体会物体与
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 除法, 解决简单的乘、 除法实际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
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 估计物体(或线段) 长度的过程中, 进行简
单的、 有条理的思考, 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 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 图形等知识和方法, 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
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 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 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 测量长度, 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 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的方法, 感
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 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 测量物体或线
第 16 页 共 22 页
更多推荐
图形,物体,乘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