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高中函数必修一数学试卷)

大班数学活动:感知交集《迷迷转》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感知交集,体验交集游戏带来的快乐。

2、能积极寻找两个集合中的交集元素,初步感知、理解交集的意义 .

3、尝试交集分类,知道两个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

集合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玩过“迷迷转”的游戏。

操作材料一:小朋友图片若干:穿白衣服的、穿红衣服、穿红白相间衣服的

小朋友;操作材料二:小动物图片若干,如:青蛙、小猫、小猪、小狗、鱼、小

虾等;操作材料三:小动物图片若干,如:蝴蝶、蜜蜂、麻雀、天鹅、海豚、鲸。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感知集合

1、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说大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戏:迷迷转

玩法:听指令玩游戏,教师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XXXX圈中站”,幼儿

边念边随儿歌节奏自转,当听到“XXXX圈中站”的时候,特征相同的小朋友都

站在圆圈内,游戏反复几次。

3、讨论新的玩法:如果要让小朋友都能站在圆圈(两个)内,那该怎样发

指令呢?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初步感知交集分类

1、在游戏中,当幼儿发现有既戴了帽子又围了围巾的小朋友时,提问:这

个小朋友该站哪里呢?为什么?

2、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新家”合适吗?为什么?

3、讨论:如果要再次玩 “迷迷转” 游戏,老师该怎么发指令呢?

4、再次游戏,进一步感知交集。

5、教师梳理小结。

三、操作活动:尝试交集分类

(一)小组操作

1、出示操作表与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适时指导。

3、师幼交流:提问:说说你和你的朋友是按什么特征让他们“圈中站”的?

你让谁“站”“新家”里?为什么?

4、教师梳理、小结。

(二)个别操作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2、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

3、师幼交流:你让谁“站”“新家”里?为什么?

4、师幼小结。

四、延伸活动:

1、出示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区角中的玩具)

2、提问:他们可以按什么特征圈中“站”呢?谁可以“站”“新家”呢?

为什么?


更多推荐

交集,操作,感知,游戏,教师,幼儿,材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