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家长写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宝宝送物品》含反思

教案名称:宝宝送物品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送礼物的概念和行为,并培养其分享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幼儿物品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协作和交流。

教学准备:

1. 图书:《小熊礼物》

2. 物品:各种玩具、水果、蔬菜等

3. 数字卡片:1-10

4. 黑板或白板

5.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教师表演送礼物的情景,并提问幼儿: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你们开

心吗?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送礼物给别人?我们可以送什么样的礼物呢?

探究(15分钟)

1. 通过读《小熊礼物》这本图书,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熊送礼物的情景,并鼓

励他们大声朗读故事中的对话。

2. 准备多种物品,例如玩具、水果、蔬菜等并摆放在教室中。教师询问幼儿:

我们可以把这些物品怎么分成几堆呢?

教学中心(20分钟)

1. 幼儿自由分组,每组给幼儿一个数字卡片。幼儿以组为单位,根据数字卡片

上的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分类和计数,并将物品送给其他组。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送给别的组几个物品?你们送出去多少物品?其

他组收到了多少物品?”

3.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送?

巩固拓展(15分钟)

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自由活动。每当音乐停止,幼儿要找到一个伙伴,

并互相赠送一个物品。

2. 教师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每一次送礼物的情景,鼓励他们讨论他们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送礼物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我们通过送礼物可以体验到

哪些情感?

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于送礼物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他们也积极参与

了活动,并且通过互相赠送物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然而,在教师的

引导下,幼儿的想法还不够深入和细致,他们对于物品的分类和计数还需要更多的

练习。

我意识到,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针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引导他们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物品分类,让他们思考不同组之间送礼物的数量差异等。此外,

我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送礼物背后的情感和意义,例如为何我们要关心他人,送礼

物可以带给别人什么样的快乐等。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到送礼物的

概念和行为,并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今后将更加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和引导。


更多推荐

幼儿,物品,引导,教师,培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