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广州一模数学试卷压轴讲解)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半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引言

时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时间显示工具之一,学习认识

时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间和时间的概念。本篇教案

旨在教授大班幼儿认识时钟半点,通过理论讲解、示例演示和

互动练习等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知识,以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

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孩子们认识24小时制与12小时制的时钟显示方

让孩子们学习了解时钟半点的概念和含义

让孩子们掌握通过指针的指示来识别时钟半点的方

能力目标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互动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孩子们对时间的敏感性和责任意识

提高孩子们对珍惜时间的认识和意识

启发孩子们对时间管理的思考和实践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时钟的概念与分类

时钟是指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主要由时针、分针和

秒针等指针构成。时钟按照显示方式可以分为24小时制和12

小时制两类。12小时制的时钟是指每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

时间段,而24小时制的时钟则是指一天被分为24个小时,按

小时进行计时。在本教学中,我们主要介绍12小时制的时钟。

第二部分:时钟半点的概念与含义

时钟半点指每个小时的30分钟。即在12小时制的时钟中,

当分针指针指向6的位置时,此时的时间就是该小时的半点时

间(比如6:30、7:30等)。而在24小时制的时钟中,每个

小时的半点时间则为每小时的30分钟为标准(比如13:30、

14:30、15:30等)。

第三部分:如何识别时钟半点

为了识别时钟的半点,我们需要通过指针的指示来判断。

例如,当分针的指针指向30的位置时,则可判定为该时段的

半点时间。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在本环节,首先引导孩子们认识时钟的概念和分类方式,

主要通过展示一个常见的时钟图案让孩子们了解时钟的主要构

成部分以及表盘上的数字和刻度表示时间的含义,并介绍12

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概念差异。

步骤二:理论讲解

本环节主要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孩子们讲

解“时钟半点”的概念和含义,以及如何通过指针的指示来判

定时钟半点。

步骤三:示例演示

在本环节中,教师会在大屏幕上播放多种时钟显示图样,

并带领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指针的位置来判断时钟的半点所

在位置。通过多种时钟图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钟的半点

位置和指示方法。

步骤四:互动练习

本环节中,教师会分发练习册,让孩子们通过识别时钟的

指针位置来判断半点位置,在集中板书上互相鉴定,实现互动

练习和互帮互学。

步骤五:总结

在本环节中,教师会向孩子们总结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

识别时钟半点的重要性,并指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

地利用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数学教案设计,我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和易于理

解的方式向大班幼儿们传授时钟半点的知识和方法,以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

孩子们对时钟的初步认识和理解都较为薄弱,因此我们在导入

环节中花了较多的时间来向孩子们介绍时钟和时钟的分类方式,

以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钟的半点。

在讲解环节,我们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输出更大范围的

信息,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钟的半点和指针的表示方法。

在示范环节,我们运用老师和同学的集体力量,展示多种包括

大小不同的时钟图案,让孩子们在视觉上感受时钟的半点,帮

助他们更快更深地认识半点时间的概念。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中,

我们还通过教师引导和班委帮助,促使孩子们互相进行汇报和

讨论,加深他们对时钟半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增强他们管理

自己时间的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造多种课堂互动形式,以此

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

本次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更多推荐

时钟,孩子,时间,指针,小时,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