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高考数学试卷分几种题型)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
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
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置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置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
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1 / 12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
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
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
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
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
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
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
物和水,何不趁此时机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
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时机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
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局部孩子
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
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
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
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
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2 / 12
更多推荐
人民币,购物,活动,钱币,幼儿,商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