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安徽合肥数学试卷)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5篇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5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
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
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
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
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
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
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
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
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
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
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
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
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
生活的关系。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操作材料打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
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
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
对!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操作材料)
1、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粗的物体。
2、请5、6、7、8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宽的物体。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
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
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
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
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
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
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
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
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
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
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
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
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
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
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
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
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
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更多推荐
幼儿,活动,表述,物体,问题,生活,纸条,纸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