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怎么做初中数学试卷)

课题 练习六

1.让学生经历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

握形如ax±x=b的方程和求相遇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找出题中两个未知数,引导学生先设一个未知数x,再找两个未知量之间

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数,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进学生

学习数学的意思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

正确.快速地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主要教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章,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及注意事项。

生1:首先要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写出等量关系。

生2:根据写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

二.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73页第1题。

师:用方程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根据题目的叙述,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师:请找出下面3个小题中的等量关系。

生1:柳树的棵数×2=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杨树的棵数=36。

生2:根据房子的面积相等即可找到等量关系。

生3:麻雀的体重-1克=蜂鸟的体重×50。

师:说得好,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自己列方程解决问题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2.出示教材第73页第2题。

师:解方程依据的是什么?

生:等式的基本性质。

师:回答得很棒,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73页第5题。

师:用方程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从而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

决问题。谁能说说本题中的等量关系?

生1:戴红帽的人数×2=戴黄帽的人数。

生2:戴黄帽的人数-戴红帽的人数=5。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请同学们完成第73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解决类似“邮票的张数”中的数学问题。

师:通过对“邮票的张数”这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此类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题目中含有两个未知数。

生2:在题目中能够找到两个等量关系。

生3:这两个量之间一般存在和、差和倍数的关系,设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为x,根据等量关

系用x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师:大家的认识很深刻,请大家做一做教材第73页的第3题、第4题以及第74页的第7

题、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 解决类似“相遇问题”的数学问题。

师:通过对“相遇问题”这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此类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才能求另一个量。

生2:两人同时做一件事,已知工作总量和两人的工作效率,求工作的时间。像这样的问题

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法来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好,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8题、第9题和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我们大家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一定有了新的突破,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解决方程问题最关键的是抓住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掌握路程、

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生2:解决问题时,能画示意图的要画出示意图,示意图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生3:分析等量关系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练习六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

课后

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摆脱了格式上的困扰,新表现出来的

反思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因此我们又上了一节巩固练习课,帮助学生汇总、整理自己脑中千头万绪

的“等量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常用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

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常见的公式确定等量关系。

最后,如果我们实在没有现成的数量关系去用,还可以根据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

关键句确定等量关系。


更多推荐

关系,等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