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与数学微课及微课录制的意义
作者:胡国良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3期
摘要: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参与课堂的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信息化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冲击,我们在探讨如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微课等新的媒介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内容更加形象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生成的过程,了解知识前后的关联。学生参与微课录制有利于知识体系形成,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利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用学科思想思考问题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科学习水平,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可以说学生参与微课录制益处众多,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生;微课;录制;意义
一、 传统“微课”的内涵和特点
(一) 微课内涵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这些结合体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 微课特点
1. 短小精炼:“微课”的时长较短,一般为5~8分钟左右,储存容量也比较小。
2. 主题明确:微课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内容更精简,主题更明确,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 使用方便:“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不受时空约束,可以随时观看学习。
4. 易于传播:由于微课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
易转化;也因为操作简单、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易于通过网上视频、手机微信、微博等传播。
更多推荐
教学,微课,学习,参与,有利于,主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