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

教研

浅析中班幼儿合作教育

潘芳燕

2012.08

下旬刊

(仙居县蓝天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摘要

中班是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和合作行为发

展的转折点

通过日常的观察记录与实践操作

发现在游

教学与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诸多合作教育的机会

如何

把握合作教育契机

关注个别幼儿等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

有效地进行合作教育

提供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且活

动任务应带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还要有效地引导孩子互动

关键词

中班幼儿合作教育合作意识

AnAnalysisofChildCooperativeEducationin

IntermediateClass

//PanFangyan

Abstract

Intermediateclassisaturningpointinthecultivation

ofthechild\'hdailyobservationand

practice,thewriterfindsthattherearemanyopportunitiesof

cooperativeeducationinthegame,teachinganddailylife,sohow

tograsptheseopportunitieshasbecomeanecessarytopicforall

teacherstoconsider,soastoeffectivewaysofguidingstudents\'

interaction.

Keywords

childrenofintermediateclass;cooperativeeduca-

tion;senseofcooperation

Author

\'

saddress

BlueSkyKindergartenofXianjuCounty,

317300,Taizhou,Zhejiang,China

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

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适应、

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1实施中班幼儿合作教育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

步的合作意识。”在幼儿园与小朋友集体相处的过程中,生

活、学习都需要合作进行。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中班幼儿

的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在小朋友当中人缘好,

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能让着别人;有些孩子很

小气”,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爱

和他们打架。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得到

父母、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和娇宠,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为中

心、独占欲强、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等不良的个性

心理品质,他们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生活,要么孤僻、

独处、退缩;要么霸道、不能容忍别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

要目标。

2实施中班幼儿合作教育的依据

关于合作教育,将其界定为:教师通过开展游戏、组织

教学等活动,激发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合作

行为的发展。选择中班对幼儿实施合作教育进行实践研究

是基于以下几点依据:

2.1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条件,但存在明显的

不合作态度”

90

浙江·台州317300)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4-0090-02

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条件,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往往因为“自我中心,缺乏合作

的机会、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要求不明确、教育要求不统一”

等原因,而存在着明显的“不合作态度”。有些是独生子女的

家庭生活环境造成的,也有一些是成人的教育默契程度和

一致性不够而影响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关系。例如,一项关

于中班幼儿合作认知特点的调查研究表明:中班幼儿合作

对象认知整体发展水平较好,分别有78.95%的儿童能够觉

知同伴的情绪变化和同伴的真实意愿,77.19%的儿童能够

理解同伴的意愿。但在合作过程中遇到冲突事件时,儿童运

用的策略是不合作的态度,运用讲道理的,仅占总体的

28.07%。

2.2学会合作是中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需要

中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

发展逐渐脱离小班阶段的独立倾向,情绪较之小班幼儿更

稳定,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规则意识萌芽,并且萌发了与

同伴交往,在合作中游戏的积极愿望。但刚进入中班的幼儿

在游戏过程中,却因缺乏初步的交往技巧和基本的合作技

能,出现了想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

想法;经常因向老师告状而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有时甚至

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目的,影响了同伴

关系的和谐发展,削弱了群体教育资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

值。并且在中班阶段,很多学习、游戏活动需要孩子们的合

作才能完成,学会合作是中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需

要。

2.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实施合作教育的认识模糊

有的教师认为从小班就可以开始教育,因为幼儿已经

有两两交往的现象产生;有的认为从中班下学期或大班比

较合适,因为他们的活动能力增强了,出现了固定的小团

体,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指导最有效也最明显,过早地对幼儿

实施合作教育,他们的活动能力跟不上,在实际工作中,教

师在大班创设的合作活动最多,老师的指导也是最有意识

的。事实上,儿童的合作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但它并

不是以一种匀速的速度向前发展的。研究表明,4岁左右是

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合

作行为发展较快,国外的研究者也认为在2-6岁各年龄阶

段都有合作行为的存在,但合作在4岁左右发展最快,而在

其他时期则相对平缓。所以,从孩子的认知能力和中班幼儿

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中班幼儿不仅

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关键期,而且其合作意识已经萌芽

并且正在逐步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实施合作教育的条件和

需要。

3实施中班幼儿合作教育的途径

实施中班幼儿合作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幼儿园教育、家

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是培养的主要途径,

2012.08

下旬刊

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

3.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布置需要协作

完成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发展合作能力的好方式,有利于激

发他们进一步与人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

自觉化。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营造环境氛围,在墙面布置一

“合作、分享树”,让幼儿都来参与,通过大家画画、贴贴、棵

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了这棵既普通又不平凡的树。随后,鼓

励孩子们经常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如照片、图片、书

等挂在“树”上,和同伴一起欣赏、分享“树”上的内容,也可

一棵“普通树”就变成了以根据孩子的喜爱经常更换。这样,

“分享树”、“快乐树”,使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快

3.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

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玩大型玩具、玩娃娃家

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处处充满着“合作”的机

会。

因此,在合作初期老师会特别注意观察引导,不放过适

时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的机会,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例

如,按学号摆放水彩笔是小朋友日常整理的内容之一,是需

要大家合作完成的一件事。当孩子们为谁先拿到水彩笔由

谁来摆放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时,教师通过问题抢答的方式,

引发他们的思考、协商、确定成功快速摆放水彩笔的方法,

支持孩子们的合作。

3.3用个别教育的方式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

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不可能

(上接第89页)

教研

是整齐划一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教

方法也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与幼儿发展状况相适应育要求、

的。因此,个别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了。个别教育应是有

有意识的教育,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真实的记录和目的、

客观的分析,才能掌握幼儿的特点。例如:我们班有位叫帅

不爱分享,没有自己帅的小朋友,平时少言寡语,不会合作、

发现孩子有交的朋友,显得比较孤立。根据对帅帅的观察,

朋友的愿望,由于方式的不正确,导致他没有朋友。因此,我

们把培养帅帅的重点放在“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建立与同

伴合作与分享的良好关系”这一层次上。一方面利用分享日

玩具来和大家一起看、一起玩;另一方面及时鼓励他带书、

表扬他的分享行为。久而久之,他能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合

作与分享关系了

综上所述,孩子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发展中起

作为家长和教师要珍惜孩子的交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往,不能太溺爱自己的孩子,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去

交往,多启发他们,让孩子从小与同龄孩子接触,适应集体

生活,使孩子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活泼、快乐、健康地茁壮

成长!

参考文献

[1]

[2]

[3]

[4]

陈莉.幼儿人际智能的发展特征及培养[J].早期教育,2002(6).

俞小琴.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J].幼儿教育,2007(5).

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9(9).

吕芳,刘云艳.4-5岁儿童合作对象与合作策略认知特点的调查

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心理发展,2009(1).

[5]杨云芳.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J].探索与争鸣,2004(1).

编辑李少华

!!!!!!!!!!!!!!!!!!!!!!!!!!!!!!!!!!!!!!!!!!!!!

发挥家长职业优活动,讲解有关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势,中一班王一凡的爸爸是儿科大夫,我们请他为家长讲解

“家园联系栏”关于春季幼儿流行病预防知识。另外还利用

中“互动内容”介绍班级幼儿实际情况,并提出各种家庭教

育热点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讨论,并将好

的文章张贴在联系栏中,有幼儿园写真、观念与行为、家庭

指南、早期阅读、教师手记、交流园地、亲子游戏等,家长投

稿踊跃,质量高,内容丰富,是家教的好参谋。来自各个行业

的“老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

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认知能

力的发展。

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

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就能抢占

认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幼教工作的肯定、

同。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

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

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双赢。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Z].

[2]家庭与社区教育[J].幼儿教育:科学版,2008:47-48.

任务。如大班的“圣诞节”活动,家长了解活动的目标、意义,

找影像等,全力以赴地支持教共同策划活动方案,找图片、

师,在国外生活过的家长为教师提供很多真实的圣诞节素

材,使活动更加得真实。又如,每班设置了“回收箱”,用于老

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

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们操作探索。教师按计划组织亲

子小制作、薯片筒奶粉桶创意大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

器材,召开趣味运动会等。家长感受废旧材料带给我们的快

乐,同时也唤醒了家长的环保意识。由于家长的参与,部分

工作不仅省时省力,也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3探索家长亲子教育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

的又一项举措

家长在家中开展活动时缺乏目的性、计划性,教师要引

导家长,让家长知道和孩子玩什么、怎样玩。教师利用家园

联系栏、家长座谈会、个别沟通等定期向家长推荐适合本班

孩子近阶段开展的亲子活动,为每个家庭选择合适的家庭

语言手工、智力、劳动等诸游戏,并把亲子活动扩展到体能、

多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准备、节日活动需要、活动延伸等

书需要家长和孩子做的告知家长,教师和家长可通过网络、

信、观摩等形式相互交流家庭亲子活动的经验和心得。

2.4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实现家园资源共享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每学期

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根初,我们对家长的兴趣、

据家长的某些特点,邀请他们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

编辑李少华

91


更多推荐

合作,幼儿,家长,孩子,教育,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