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发(作者:)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
摘 要:性心理的发展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当前,中国的青少年性心理
发展表现出性生理提前、性观念开放等特点,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造成了青少年性行
为泛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受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需要家长、学校、
社会等不同群体的合作才能解决。性教育是健康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的
青少年心理不断变化的阶段,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和性心理引导,具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分析,性开放,性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性”是对于人自身的一门科学, 是对自身进行了解从而使个人走向健康发展的一门
必修课,而性心理的发展是“性”的重要内容。“个体进人青春期后,随着内分泌的变化,
身体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以性器官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现为标志。随着性
生理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性心理开始萌动和发展,进而影响青少年期个体的性行为表现。
因此,作为性核心的性心理发展成为青少年期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
1
(一)青少年性心理发展阶段
在阐述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时, 学术界形成了多种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
四种:“精神分析理论、杜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2
。在这几种理论中,
“对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有许多批评意见,认为它仅是未得到科学证明的
1
2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季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一期
假设。赫洛克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较为一致,这与我国学者一般采
用的阶段划分观点也极为相似。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包括四个阶段(认为其中女性比男性早一
至两年):疏远异性期(12~14岁),接近异性期(14。16岁),向往异性期(16~18岁)以及
恋爱期(18岁以后)。”
3
依据赫洛克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部分:“青
春期性心理发展阶段:渴望了解性知识阶段、对异性的暂时疏远阶段、对异性好感阶段、
模仿性初恋阶段 爱情的萌芽与发展阶段”
4
。
(二)当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特点
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性生理发展提前。薛亚萍认为“首先,性生理发育提前。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代青
少年性发育成熟年龄明显提前。女生初潮平均年龄由20世纪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
年代末的13.06岁,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由20世纪60年代的14.43岁提前至90年
代末的14.02岁。”任旭红也认为“我国各地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几十年来,青少年发
育成熟的年龄普遍趋于提前。”
5
其次,性心理发展前倾。“有关研究表明:12—14岁的学生已开始关注异性和对异
性产生兴趣,发生好感,希望接近异性、被异性议论;14—16岁的学生就有性冲动和性
欲望,一些人有手淫和性幻觉的体验。目前,已出现性行为和性过错低龄化的趋势。”
6
第三,性观念开放。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对性特别开放,一些行为作风甚至比现在
的大学生还要大胆。“当代青少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性比较开放,他们谈性面不改色,
3
4
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波、赵岩峰,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及引导策略,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5
任旭红,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迫切性及建议,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第16卷第10期
6
薛亚萍,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指导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有些学生贞操观念淡薄,对性冲动持放纵、随意的态度,在性行为方面也较轻率、放荡。
第四,恋爱公开化、低龄化。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已开始谈恋爱,有的学校甚至谈恋爱现象
‘蔚然成风’,学生竟引以为‘自豪’。”
7
(三)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
青少年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男生和女生表现不同。“一是异性意识的差异,包括疏
远异性的行为差异和爱慕异性的行为差异;二恋爱心理的差异;三性欲意识的差异包括性
欲意识的发展和性冲动的特点”
8
。“男生比女生在性态度上更积极,且男生的性心理健康
水平比女生高 ”
9
。从进化差异来看,“在‘性’态度上,由于女性有更大的生育投资,
她们视性为亲密关系的一部分(这可以从女生认为性行为“可以增进双方感情”得知,把
男性是否有丰富的资源视为择偶前提;而男性为了尽可能延续自己的后代,他们比女性更
可能享受没有亲密关系的性行为(这可以从男生认为发生性行为是因为‘性行为可以带来
快感’得知。”
10
正是因为男女生在同一发展阶段有不同点,所以对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进
行性方面的指导时要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正常的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发展是顺利、
健康的。但由于当前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一些新情况,使得青春期所特有的巨大冲击力与相
对薄弱的道德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存在
着一些自我冲突和问题。
7
8
薛亚萍,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指导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欧晓霞,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探析,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1期
9
范怡悦、严玲悦、孙煜,青少年性知识及新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5月第3期
10
(美)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著,亲密关系,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一)青少年性心理的冲突和引发的问题
青少年在青春期常见的性心理冲突有“自我欣赏与自我骚动的冲突;自我冲动与自制;
自我需要与压抑的冲突;模仿与尝试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
11
这些冲突也会导致
青少年在日常行为中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在和异性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心理上出
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主要就是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而在独立的意识上不断的增
长,另外还和交友的动机有着关系,倘若在心理偏差上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就有
可能出现性行为的问题,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就是性控制意志淡化。”
12
万珊认为,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存在“性认识偏差和性爱观错位、性道德意识弱化、过度
追求性刺激、性心理障碍”
13
等问题。
青少年时期的性心理发展是尤为重要的。“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缺乏正确引导,就会
出现某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14
而青少年个体的性心理是否成熟,不仅表现在是否有科学
合理的性观念,而且表现在能否以对己对人均有利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性需要等诸多方面。
当今的青少年,自制力欠缺,从而成了情感的奴隶,过早的谈恋爱导致学业的荒废,甚至
是为了发生性行为进而走上违法的道路。
(二)青少年性心理发展问题的外部原因
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存在问题,除了归结于是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规律外,社会风气、
家庭教育等外部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喜欢猎奇。但往往缺乏思考和批
11
12
李波、赵岩峰,哈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及引导策略,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刘振静、高安民、李玉焕,中小学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14期
13
万珊,浅析网络对青少年性心理的不良影响和对策,管理学家,2011年8月
14
王立花,张妍萃,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特点及性教育策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判。导致社会一些不良因素在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
的实施,我国青少年在性观念、性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传统观念要求相背离的趋势:婚外
性行为、未婚先孕、非婚姻性行为现象大量存在性病发病率猛增;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加剧
等。”
15
其实不仅是未成年人,很多大学生的行为也非常开放,打着“爱情”的名义,只
为了享受肉欲。据统计,“2005年国家艾滋病咨询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比例达10-30% 不爱用安全套”
16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亵渎了所谓“爱
情”。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情不能单纯地从动物的性的吸引力培养出
来。爱情的‘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的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
17
在这个“约炮”、
“一夜情”层出不穷的时代,青少年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行为大胆,还以“个性”
自居。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青少年不仅能从课堂上获得信息,
而且能从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传播渠道接受大量的信息。特别是网络,
“在网络环境成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同时,网络的性泛化也给青少年带来一些不
好的影响。”
18
他们所接受的信息已不是学校老师所社会能控制的信息,大众传播媒介所
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共存,“不可能都适合青少年看。再者,文化
市场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一些淫秽黄色书刊、录像充斥市场。”
19
廖纯认为,
具体来说,大众媒体在“性体像的另类化、性题材的滥用、性取向报道的歪曲、堕胎的无
伤暗示”
20
这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导致了他们“性体像的困扰、
性意识的困扰、婚前性行为的增加、性取向的压力、流产率的增加”
21
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必须教给青少年鉴别、选择、接收信息的方法,引导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中汲取
15
16
毛海波,国外性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性教育的启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秦皇岛新闻资讯网,HTTP:///view-223476/
17
(俄)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8
李霞,简述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分析,商,2014年6月4日
19
薛亚萍,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指导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20
廖纯,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大众文艺,2011年第20期
21
廖纯,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大众文艺,2011年第20期
营养,增强抵御不良性刺激的能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教育环境,如果对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缺乏
了科学性以及正确性,那么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当前,家长
普遍的缺乏正确的以及科学的性教育的观念,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性教
育问题上就缺乏正确的方式教导。”李芸也认为“父母对性教育的忽视和不良的家庭环境
从早期就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青少年大都普遍缺乏性知识.父母往往不重视甚至排
斥此方面的引导。而在出现一些性问题的变化时,青少年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困惑和
迷茫。一些家庭为避免子女出现不良性行为。往往采取严格的管教方法,例如,严禁孩子
跟异性进行过多的交往,一旦发现,立即进行批评。甚至使用暴力手段。而对于青少年的
早恋现象,一味地排斥。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相反,还有一些父母对子女取完全放纵式
的教育方法。认为随着子女的年龄增长。性知识会无师自通。”
22
。用具体的数字来说,
“34.6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有可无或没必要;半数以上的家长持
有错误的性教育观。33.20%的家长持‘无师自通论’,12.01%的家长持‘诱发论’,
5%的家长持‘封闭保险论’,还有7.33%的家长认为‘和孩子谈性,羞于启齿’。”
23
可以说,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忽视。不良的家庭环境(例如
父母的行为不检点)或者不合理的家庭结构(例如父母离异),也会给青少年从幼年时期就有
一定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心理影响。
三、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
青春期是青少年内心充满矛盾的“心理断乳期”,是一个处于生理变化最大、心理和
情绪最不稳定、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探索异性、亲近异性
的朦胧意识,另一方面面对生理、心理发育中的性困惑、性无知,渴望有人倾诉、有人指
22
23
李芸,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及新特点的几点研究,飞:素质教育,2013年第5期
杨宗仁,甘肃高师学报,浅谈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教育,2002年第4期
导。“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 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 则是严重的危险”
24
。但由于我
国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意识的束缚,人们把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探求和兴趣看作是非常可耻和
邪恶的,于是在青少年面前对此缄口不言,讳莫如深,甚至谈性色变。有关性问题在校园
里、课堂上被视为禁区。教师们不能正视青少年出现的性意识萌动、早恋等现象,动辄指
责或干涉甚至伙同家长“围追堵截”。学校的禁锢和封闭,家长的遮遮掩掩,导致青少年
只能从各种地下渠道偷偷地、不分良莠地吸收性知识。青少年时期的性心理发展是尤为重
要的。而青少年个体的性心理是否成熟,不仅表现在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性观念,而且表现
在能否以对己对人均有利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性需要等诸多方面。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系统、
科学的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性教育的定义和核心内容
性教育的涵义则比较的丰富,在其定义上主要是“婴幼儿以及儿童到青少年不断的在性
的认识上逐渐成熟,而作为教育者通过一些比较有效科学的手段去改正他们在性意识方面
的偏差,从而将其引向正确的健康发展的方向的教育。”
25
从以上的相关内容即可看出,
关于性教育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而在青少年的性心理的教育上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
杨宗仁则认为“性教育是性科学知识的教育,即向青少年提供性的科学解释和有关这方面
的知识,而且还应包括对友谊、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的正确理解以及接受这方面道德行
为标准的教育。性知识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身发展的规律中探索出
来的,是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知识教育,会促进人类性生活、性心
理的健康发展,改变对性的愚昧和无知的状态,会促进整体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
提高。”
26
普及科学的性知识、提高性文明、减少性犯罪、预防性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是性教育的目的所在。
24
25
朱建军,意象与心理障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霞,简述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分析,商,2014年6月4日
26
杨宗仁,甘肃高师学报,浅谈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教育,2002年第4期
性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性道德教育。法律只能保证最基本的
底线,而只有从道德上教育青少年,才能真正减少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造
成的不良后果。“青少年的性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应把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
有机统一起来。当代西方社会对青少年学生性道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所经历的逐
步深化的过程,证实了在重视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的同时,要把性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学
生性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性教育才能产生最大合力。”
27
(二)性教育的重要性。
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认为,“性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失去控制,
它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一种灾难。”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观念,保护其不因
过早偷尝青涩的禁果而遭受伤害,已成为重要课题。“青少年从性萌动(13岁左右)到能够
进行社会承认的合法性行为(23岁)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性发展与渴求的漫长过
程。在此过程中,青少年若缺乏正规而完善的性教育,会容易受错误性观念的影响而误人
歧途。”
28
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满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利于
抵制性泛滥对他们的侵扰。
(三)性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
针对上文提到的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可知,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需要学校、家
庭、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形成立体化的青春期性教育格局。“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承担
者,是青少年学习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性心理、培养高尚的性道德行为的权威来源。人生
各个阶段侧重生活的场合虽然不同,但都离不开社会。社会通过各种新闻宣传、文学作品、
文体活动等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导向性作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坚决打击影响
27
28
詹文都,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
刘济良、王媛,香港性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现象,努力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学校教
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形成立体化的青春期性教育格局,使人的
一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性文化氛围中。只有在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环境中才有人的和
谐发展。”
29
参考文献
【1】(俄)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2】(美)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著,亲密关系,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3】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朱建军.意象与心理障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季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一期
【7】李波、赵岩峰,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及引导策略,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年第5期
【8】任旭红,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迫切性及建议,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第16
卷第10期
29
杨宗仁,甘肃高师学报,浅谈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教育,2002年第4期
【9】薛亚萍,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指导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10】欧晓霞,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探析,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1期
【11】范怡悦、严玲悦、孙煜,青少年性知识及新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
研究,2014年5月第3期
【12】刘振静、高安民、李玉焕,中小学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精神医学杂
志,2011年第14期
【13】万珊,浅析网络对青少年性心理的不良影响和对策,管理学家,2011年8月
【14】王立花,张妍萃,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特点及性教育策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
报,2006年第7期
【15】毛海波,国外性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性教育的启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16】 李霞,简述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分析,商,2014年6月4日
【17】廖纯,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大众文艺,2011年
第20期
【18】李芸,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及新特点的几点研究,飞:素质教育,2013
年第5期
【19】杨宗仁,甘肃高师学报,浅谈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教育,2002年第4期
【20】詹文都,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
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
【21】刘济良、王媛,香港性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The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and sexual education of adolescents
Abstract
The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resent,the sexual physiology of the
Chinese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been moved up and the
adolescent have very open attitudes towards to the lack of proper
guidance,the sexual behaviors among the adolescent are becoming
“normal”.These problems are caus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ety, school,
and their family,which can be solved only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groups. Sex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ealth ys,our
Chinese teenager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on the changing stage, and
strengthen the proper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f sexu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has a realistic meaning.
Key words :Adolescent,sexual
openness,psychosexual development,psychoanalysis,
更多推荐
教育,发展,性心理,阶段,性行为,社会,心理,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