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2023广东万唯定心卷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实践作业
数学三年级寒假实践作业
一、填空
1、 ,就是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
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实践作业 : 4平方米=平方分米 8
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
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X)。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4、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第1页/共3页
三、在 里填上或=。
2公顷 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 4000平方米 4公顷
70平方分米 7米 1米 99厘米
五、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30米。这块菜地的周
长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分米?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
长是3米,宽是1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
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能给地面上洒
第2页/共3页
水多少平方米?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
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
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
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
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
快。5、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合多少平方分米?,如果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水泥方铺地,需
要这样的水泥方砖多少块?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3页/共3页
更多推荐
面积,先生,正方形,家长,教师,幼儿,阅读,学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