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都昌小升初数学试卷)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 特

征。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

力。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1、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

法。

第3课时:十几减7、6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进

行口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第4课时:十几减5、4、3、2

教学重点:在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第5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

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

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 例1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重点:知道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

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 例2按不同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内容按照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

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认识百位及计数单位“百”, 深入理解计数单位

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拐点数的教学、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个十是一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第3课时:读数、写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

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第4课时:数的顺序

教学重点: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规律和运

用规律;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第5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

大小。

第6课时: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教

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

难点: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

学难点: 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第2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重点: 1.认识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第3课时:人民币的认识——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1.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算

理。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难点:理解算

理,掌握计算方法。

第4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尝试-调整和有序罗列的策略。 教学

难点:清楚的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白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

第5课时:人民币的认识——整理复习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元和角的换算) 教学难点:元、角、

分的单位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理解算理。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

理。

第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相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

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两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课时: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领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更好地理

解算理。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

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计算的能力。

第8课时: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

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第9课时: 带小括号两步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熟练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小括号的意义和能力。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重点: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

培养。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减数相同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去相同数”的策略。

第12课时: 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知识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形式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能够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加深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第14课时: 单元复习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

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第1课时:找规律——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感受“一组”重复排列的重要

性。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2课时: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会用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 教学难点: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认

识。

第3课时:找规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结合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理解等差数列。 教学难点:探究数组中数之

间的数量关系。

第4课时:找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

方向观察找到规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5课时:找规律——整理复习

教学重点: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发现规律并表

述出来

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总复习——100以内数的复习(数的顺序、百数表、

数位表、数的组成、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巩固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

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2课时:总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加深对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计算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

减法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第3课时:总复习——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加深对它们特征理解,

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第4课时:总复习——人民币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有关单位换算,并能进行一些简单

的计算,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5课时:总复习——分类与整理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

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第一要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二、图形的拼凑

1. 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拼成一个 ;两个完全一样的 既可以拼

成一个 ,也可以拼成一个 , 还可以拼成 。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

体。

第二要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第三要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块)、角(毛)、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

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

3*.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要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自然数:用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数码0,1,2,3,4,……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个十 ,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语文用字) 写作:55(数学用字)

6.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

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第五要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2.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57 + 8 = 65

55 2

三、退位减法

(一)破十法 (二)平十法

65 - 8 = 57 65 - 8 = 57

55+ 10-

3

5

第六要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更多推荐

教学,重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