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福建质检4月数学试卷)
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设计分类标志,尝试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层次分类。
2.能够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让孩子正确判断数量。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经验准备】
1.参观废品回收站,获得部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的经验。
2.建立一个小型回收站,老师和孩子们可以一起收集可回
收的废料,并交换他们收集的废料的名称,属性和用途。
【材料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分类箱、筐,白纸皮、笔等。
2.亲子手册《科学.分一分,拼一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孩子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记,根据标记进
行分类。
(一)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1.提问:这些废品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对这些废品进行分
类,可以怎么分?
2.提问:哪一种分法更快更清楚?启发幼儿根据材料的性
质确定分类标准。
(二)讨论设计分类标志。
提问: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志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启发幼儿通过绘画或直接运用材料等方法设计分类标志。
(3)讨论分工合作,根据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
1.孩子们分组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2.分享交流。
第二,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分为相应的组,分别完成设
计标志,并负责此类物料的分类和归还。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重新设计分类标志。
教师:我们已经把废品进行分类,想一想分好的各种废品
还能再分吗?可以怎么分?
(2)启发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分工合作,将废品按类别标
记分类归还。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分类箱,让他们继续收集废旧
物品,用来做玩具。
2.完成亲子手册《分一分,拼一拼》。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
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更多推荐
分类,孩子,标志,设计,废品,标准,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