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永春计划招生数学试卷)
2022年高考阅卷的历程与心得
前言: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们那段时间的阅卷历程
作总体回顾.第二部分,展示一些题目的评分标准并谈谈自己在阅卷过
程中的一些体会.三.结合阅卷体会给出自己对教学及学生答题的一些
建议.
一﹑历程回顾
1.阅卷团队:
(1)绍兴6人,分别是:
(2)全省团队:中学教师55~60人左右,浙大数学系研究生400
人左右。
2.任务分配:
一开始,全省的中学教师基本上都被分配去阅自选综合的第三、
四两题,只有宁波的几位老师是与研究生一起阅理科卷最后一道大
题。我们绍兴6人都阅自选综合的第四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后来,当我们那题阅好后,又被安排新任务:一部分阅文科数列大
题,还有一部分阅文科解析几何大题,其余阅理科解析几何大题。
3.日程安排:
第一天(6月10日),下午3:00报到,入住玉泉校区,阅卷在
紫金港校区。
第二天(6月11号),早上7:30乘校车从玉泉出发,8:00到紫
金港。上午熟悉试题与评分标准,下午试改,同时修订、完善评分标
准(但最后必须报经大组讨论同意才可修订)。
第三天(6月12日),上午继续试改。中午我们到各题阅卷场收
集、汇总评分标准和阅卷尺度等。下午1:30开始正评,到4:30结
束。一个下午本人完成约1300份的量,这个速度中等。
第四天(6月13日),上午继续正评。经过大家的努力,到中午
时分,我们的这一题就快阅完了,只剩下一小部分。中午吃好饭以后
大家几乎都没有休息,即刻返回阅卷场继续工作。从12:30开始,
到1:30全部结束。IB模块第四题全省共有三万五千多份试卷(实
际上相当于7万份的量,因为每份试卷都至少经过两个老师批阅),我
们20多位中学老师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该题的批阅任
务。其中本人共阅3100份左右,平均速度8秒,最快的一个老师阅
了近3900份,平均速度6秒左右。当然,本人的错误率较低,无效
卷共37张(最多的有115张)。相比而言,自选综合第三题(不等式
选讲)就没有那么快了,由于那题比较难改,他们阅每份试卷大概需耗
时十七、八秒。下午,我们已经完成任务的20多位老师被重新分配
任务,其中我们绍兴6人被分配去改文科第22题(解析几何) ,该题的
阅卷还有28名研究生 (文科试卷的批阅都是那天下午才开始的),当
天下午的任务也是先熟悉试题并试改。由于我们对阅卷的程序已经很
熟悉了,加上之前对试题作过充分的研究,这样,我们下午就只利用了
很少的时间试改了一会儿,然后就到各个题目的阅卷场实地探视,收
集到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尤其是目睹了阅卷大组讨论和终裁问题的
场景,感触颇多。
更多推荐
阅卷,研究生,评分标准,全省,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