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青岛六三实验班数学试卷)
易学:河图中有哪些数字密码?
(一)河图的来历
河图的出现约在上古时期,据考古学家探究,距现在6400年前,在黄河流域的孟津这个地方出现了一匹河马,这匹河马的脊背上带有图案,这个图案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讲的“河图”。孔子所说的“河出图”就是说的这个情节。
(二)河图之数
河马脊背上的图案由这样几个黑点和白点组成:
前边(南)是二、七;后边(北)是一、六,
左边(东)是三、八,右边(西)是四、九,
当中是五、十。
白点是奇数,代表阳,代表天;
黑点为偶数,代表阴,代表地。
(三)河图之数分布的规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是阴阳五行之祖,有了河图才有了阴阳五行,河图也叫阴阳二气五行图。最原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来源于此河图。
(四)河图之数与五行
天地之数是从1到10。
奇数1、3、5、7、9为天数,
偶数2、4、6、8、10为地数。
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十个数字,分布四方,加上中央,称为五行。
东方是三八木,西方是四九金,
北方是一六水,南方是二七火。
这就是河图之数的五行。
这十个数是五行文化的术数之学。把五行扩充开来,把河图套入洛书、把洛书套入八卦,就形成了完整的五行术数文化体系,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五行术数学》。所以有阴阳五行、方位五行、八卦五行、洪范五行、玄空五行、纳音五行、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等等。关于五行学说有很多,在《尚书·洪范篇》中有专门关于五行学说的介绍。
依据河图,3和8代表东方木,4和9代表西方金,1和6代表北方水,2和7代表南方火。现在常说的吉利数字,有人觉得8好,有人觉得9好,那是根据谐音说的,“8”是“发”,“9”是“久”,其实不是这样的。数字学起源于河图,河图的数字代表阴阳二气流布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而这五个方位由金木水火土来代表,所以就有了五行学说。如果按照五行术数来讲,如果你这个人的八字命盘里边缺木,木对你有用、有好处的话,就用3和8。3和8是同宫的,但一个是阳木,一个是阴木。一个是甲木,一个是乙木。同样是木,用途也不一样。
(五)河图与天干地支
1、河图与纪年
1、2、3、4、5,6、7、8、9、10这十个数分别与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匹配。
1甲、2乙、3丙、4丁、5戊、
6己、7庚、8辛、9壬、10癸。
现代姓名学笔画五行,就来源于此。它以
1、2为木;3、4为火;5、6为土;
7、8为金;9、10为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1甲与6己相合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2乙与7庚相合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3丙与8辛相合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4丁与9壬相合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5戊与10癸相合
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以天干相合的方法来推算月份干支的,年上起月的歌诀是: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壬寅顺水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年或已年必然是从丙开始的,正月(立春)是寅月,所以叫丙寅月。过了惊蛰是二月丁卯,清明是三月戊辰……,它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的。一个月中有一个节、一个气,前边的叫节,后边的叫气,合起来叫节气。一节、一气各十五天,一个节气三十天正好为一个月。五天为一候,一节、一气均有三候,所以一个月有六侯。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刚好是七十二候,风水罗盘上的“穿山七十二龙”就来源于此。“风水罗盘”中有大学问,现在真正能看懂风水罗盘的人太少了。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比如说明年是庚寅年,明年的第一个月肯定是戊寅月。“丙辛之岁寻庚上”,比如九六年是丙子年,它的正月必然是庚寅月。“丁壬壬寅顺水流”,2007年是丁亥年,这年的第一个月必然是壬寅月。 “戊癸之年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去年是戊子年,去年的正月必然是甲寅月。天干是甲木,地支是寅木。
2、河图与五行命理
2、7为火,火有丙火、丁火,7是丙火,2是丁火。如果你的命盘缺火,或者所居住的环境南方有缺限、有凶煞,就要用2、7来弥补、来化解;西方为4、9,如果命盘或所居住的风水环境,西方没有缺限,你却还用9,那么9就对你有伤害力,五行就不平衡了。
(六)河图之数的含义
1、什么是天数、地数、生数、成数、
大家要把河图图象的框架记住。这个图象规定了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中央为土,并且都用数字来代表。
奇数为天数,偶数为地数:
1、3、5、7、9是天数,天数为体; (奇数)
2、4、6、8、10为地数,地数为用。(偶数)
1、2、3、4、5是生数,生数为体;
6、7、8、9、10为成数,成数为用。 生数为父,成数为母。天数、地数、奇数、偶数、生数、成数等基本概念要记清楚。河图中总共十个数字,但是其中的关系很复杂。
2、生数、成数的来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六同宗,居北;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七为朋,居南;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为友,居东;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同道,居西;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十相守,居中。
港台地区流行的《玄空风水学》与河图的生成之数有密切联系。
“1、6”,“2、7”,“3、8”,“4、9”,“5、10”两两一对,分居北南东西中五方,这是数字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我们学习六十四卦数理的基础。
3、天数与地数的关系
《系辞大传》中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天数为体,地数为用;天生地养,天生地成。
天数有五:天数1+3+5+7+9=25;
地数有五:地数2+4+6+8+10=30;
天地总数五十有五:天数总和+地数总和=25+30=55。
地数总和—天数总和=30—25=5
4、生数与成数的关系
生数有五:生数1+2+3+4+5=15;
成数有五:成数6+7+8+9+10=40;
生数加“五”即为成数:
1+5=6;2+5=7;3+5=8;4+5=9;5+5=10。 成数减“五”即为生数:
6-5=1;7-5=2;8-5=3;9-5=4;10-5=5。
成数减生数均等于“五”:
6-1=5;7-2=5;8-3=5;9-4=5;10-5=5。
生成总数五十有五(天地总数):
生数总和+成数总和=15+40=55。
成数总和-生数总和=40-15=25。(为天数之和)
生数1、2、3、4、5之和是15;
成数6、7、8、9、10之和是40。
成数之和减去生数之和(40-15)=25。
25刚好是天数(1+3+5+7+9=25)之和。
以上天数、地数、生数、成数都与“五”有着密切关系,“五”这个数字在易经中、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数字。
5、为什么说“天一生水”呢?
《河图》中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见河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白点为阳,黑点为阴。
为什么说“天一生水”呢?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古人认为形成宇宙的最原始物质为水,各种尘埃落入水中形成泥浆,这种泥浆经过几个冰河时期慢慢凝固,最终形成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 第二,水,是世间一切生命必须之物,无论动物和植物,没有水一切生命都无法存活。
第三,水具有上善之德,它虽柔弱而至为刚强,众人最喜爱和最厌恶的地方都有水的存在。
第四,水,清爽透彻,经过水的洗涤,能使万物焕然一新,它代表人类的智慧源泉。
由于水具备如此的大功大用,所以河图规定“天一生水”。那么,为什么说“地六成之”而不说“地七成之”呢?
大家看,“一”和“六”,它们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一个是生数,一个是成数。“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是成数。
“一”是生数的开始,即“一”是万事万物的开始,“六”是成数的开始,两个数相对应,所以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一”奇数的开始,“六”是偶数的中间;“六”减去“一”等于“五”,而“五”为中极,为中道。所以“天一生水”只有用“地六成之”方符合圣贤中道之理。
中国文化讲究“六合”,什么是六合呢?东、西、南、北,加之上、下,正好是六,六合代表空间。
佛教中讲究十方: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之上下就是十方。所以佛经里常说佛放十大光明,现十种境界,又常说十方诸佛。
6、为什么天地总和为55而“大衍之数”却用50呢?
答案有两个:
第一,太极是不动的,本体是不动的。因为“五”为中心代表太极,“五”为土居中央,所以“五”是不动的。“大衍之数五十”就是将天地之数的总和“五十五”去其太极“五”而来的。
第二,因为河图之数是五十五,洛书之数是四十五,两者相加恰好是一百,以圣贤的中庸之道,取其一半就是五十。
7、为什么大衍之数五十而其用四十有九呢?
天地之间,物物有太极,物物有本体。大衍之数五十,为天地总数的大用,但用中仍然有体,圣人为明体显用,所以去一作为太极而不用,只用四十九根蓍草进行卦象的演示。
(七)阴阳二气流转图
看如下简图:古代的地图与现代的地图方位正好相反,古代建筑通常是坐北朝南,所以确定前面为南,后边为北,左手为东,右手为西。风水学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说。现代的地图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请看阴阳二气流转图:
阴阳二气流转图
1、阳数顺行
阳数1、3、5、7、9是顺行的, “1”是阳气的开始,“一阳之动”,经过3、 5、7,最后终止于9;9是阳极(阳始于“一”终于“九”而一阴生),阳气达到极点阴就开始了。
2、阴数逆行
从4开始经过2、10、8,最后终止于6;六是阴极(阴始于“四”终于“六”而一阳生),阴气达到极点阳就开始了。
从河图的数理上来看,六和九都不是好数字,因为六是阴极(阴气达到了极点),九是阳极(阳气上升到了极点),阴阳二气太盛,过犹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九是西方阳金,金有肃杀之气;六是北方阴水,混浊冰冷。六和九代表阴阳二气盛极之时,没有生气和生机。
3、什么是老阳、老阴?
阳极就是“老阳”又叫“太阳”,用九表示;
阴极就是“老阴”又叫“太阴”,用六表示。
所以易卦六爻中凡是阳爻就用“九”表示,
凡是阴爻就用“六”表示。 乾卦纯阳,坤卦纯阴,乾坤二卦代表阴阳二气。
所以在八卦中乾卦代表老阳,坤卦代表老阴。
“九”为老阳,“六”为老阴,
所以乾阳用“九”,坤阴用“六”。
乾坤两卦比其它六十二卦分别多出“用九”和“用六”的爻辞,就是因为乾坤二卦是纯阳和纯阴之卦。
用九即用阳,用六即用阴。“用九”和“用六”的爻辞,是讲纯阳纯阴的大功大用,是教给我们如何用好阴阳,如何燮理阴阳,如何将阴阳二德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乾坤两卦有七个爻辞而其它卦只有六个爻辞的原因,也是阳爻为什么用九,阴爻为什么用六的来源之一。九、六来源还有很多原因,以后专门再讲。
4、河图之数的奥妙
(1)、阳数相加之和仍是阳数。五个天数之和仍为奇数:
五个天数(阳数、奇数)1+3+5+7+9 =25.
(2)、阴数相加之和仍是阴数。五个地数之和仍为偶数:
五个地数(阴数、偶数)4+2+10+8+6=30.
(3)、天数与二十四节气。天数(1、3、5、7、9)之和25,去1(太极)不用,剩下24,二十四节气就来源于天数,二十四节气是天道运转的规律。
(4)、地数与月数:地数(4、2、10、8、6)之和30,一个月刚好是30天,或者是29天。
(5)、天数地数均不离5.
天数与地数两两对应相加:
天数顺行依次为:1、3、5、 7、9
地数逆行依次为:4、2、10、8、6
1+4=5;3+2=5;5+10=15;7+8=15;9+6=15.
它们和的尾数都是5.
(6)、阴极是六,阳极是九,6+9=15.正好是河图之数的“五、十”相守,终极于“天5、地10之数”。
(7)、地数之和(30)—天数之和(25)=5,终极于“天数”。 这些数字的道理要善加体悟,圣贤的精髓中庸之道与“五”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渊源。
(八)、用“九”、用“六”的来源
打开易经有很多“初九、六二、九五、上九”等术语,例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为什么用“九”和“六”而不用“四”“二”或其它数字呢?
(1)第一种说法:用“九”和“六”来源于“叁天两地”之说。
1、2、3、4、5为生数,生数为体。
6、7、8、9、10为成数,成数为用。
生数中的天数相加等于成数9:
天数(1)+天数(3)+天数(5)=9,(三个天数相加)
生数中的地数相加等于成数6:
地数(2)+地数(4)=6,(两个地数相加)
用6代表地,用9代表天;是以“用””显“体,
一个代表阳极,一个代表阴极。
(2)第二种说法:
用“九”和“六”来源于河图。
因为9为河图之阳极,6为河图之阴极,所以用9代表阳,用6代表阴。两者一个是老阳,一个是老阴,都是成数。
(3)第三种说法:
“易有真数三”,三是生发之数,它代表三才,三才在三画卦上体现为三爻,在六画卦中所体现的是上两爻为天,下两爻为地,中间两爻为人。
“叁天两地”,三爻的三倍(叁天)3×3=9,三爻的二倍(两地)2×3=6。
9+6=15刚好终极于“天数”和“地数”。
9、6、7、8,都是成数, “九”是老阳,“六”是老阴,“七”是少阳,“八”是少阴。分别代表乾、坤、坎、离。
常规的写法:
一阳再加一阳为老阳;一阴再加一阴为老阴; 一阴上加一阳为少阳,一阳上加一阴为少阴:
(4)第四种说法:从卦象上看九、六的来源:
乾是三画,3为奇数为阳;
坤是六画,6为偶数为阴。
阳可以包阴,阴不可以包阳。
阳可以统阴,阴不可以统阳。
因为奇数加偶数一定是奇数,这叫相合;
而偶数加偶数还是偶数,这叫相抗。
这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邪不压正”的道理所在。
阳可以统阴:用乾卦的三画加坤卦的六画等于“九”,仍然是阳数,所以用九;
阴不可以包阳:用坤卦的六画不可以去加乾卦的三画,因为加上三就不是阴数了,所以仍用六。
从卦象的卦画上也是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以上是九、六的四种来源,讲了为什么要“用九”和“用六”。“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河洛文化是从这几个数字中演变而来的。
(九)河图之数与384爻的关系:
天地之数从1到10,所有气数的变化都离不开这十个数的变化,这十个数字的变化,形成一种气势向前推移,所以人们称之为“气数”。
所谓“气数已尽”,到了阳极“九”,高亢到一定程度就要下去,阳极阴生而转向另一个角度;而阴极之后,阳气始生;阴阳二气,阳极归阴,阴极归阳,依次流转,永无停息。比如倒霉到极点的时候,“阴极一阳生”——好运就随之而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成语——“物极必反”。“反”是返回、回复。
六十四卦的384爻是天地之数“自倍数”之和减1。
①、1×1=1, 2×2=4, 3×3=9, 4×4=16,5×5=25,
6×6=36,7×7=49,8×8=64,9×9=81,10×10=100.
②、1+4+9+16+25+36+49+64+81+100=385
三百八十五去掉太极“一”数不用,所以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十)河图之数与计量、纪年
“一”代表本体,代表太极,代表人至真、至纯的一点精神。人最后的一点真阳是不能耗尽的,所以易经之数是“留一不用”的,“大衍之数”也是这样。
385减去1,刚好等于384。一年的十二个月,如果有闰月的阴历年份的天数,刚好是384天;无闰月的阴历年份384(天)—30(天)=354天。
古代的计量单位“铢”,24铢为一两,16两为一斤,一斤刚好是24×16=384(铢)。所以说古代的计量单位也是取法于河图之数。
(十一)河图之数中的“五”与“中”
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中五和十居正中之位。
“中”是太极的本体。
天地以“五”为中心,五行以“土”为根本。
以五行的生克为例:水能生木,水虽然能够生木,但是如果没有土它能生木吗?我们栽树,树要栽到土里边,再用水滋润土地树木才能生长,所以水有润土生木之功;金靠土而生,炼金开矿(金银钢铁……),矿石的五行属土;火离开土也不能燃烧,因为它没有根;木虽然克土,但木是靠土才能生长。所以说土是五行之本,“五”代表土。
②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为天下的中心,它的五行属土,得到中原象征得到了广袤的土地,象征掌控了天下的中心。去年曾经给大家讲过天地的中心,传说周文王在羑里城演绎六十四卦时,用一块石头找到了天地的中心,有了这个中心才有了中州,有了中州才有了中原,有了中原才有了中国,有了中国才有了中华。天地以五为中心,得到了天地的中心,得到了生养万物的根本,那么九州万方就会归己所有。中原的牧野大战,逐鹿中原,都是要掌控天下的中心。
③五代表中心,用五的例子有很多,“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
《河图》中的数,相加有五,相减有五,都离不开五。
《洛书》中的数纵横相加都是十五,正好合于河图的中心之数。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佛法中有五识(眼耳鼻舌身),有五大(地水火风空),有五方(东西南北中),儒家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夫子有五德(温良恭俭让)。
人的每只手脚都有五指,人的头面有五官,腹内有五脏(五在人体内代表脾胃),我们拜佛要“五体投地”,做菜要“五味俱全”。
土藏万物,土生万物,土养万物,我们常说“土生土长”,曾国藩说“用人要带一点土气”,“平地无朱砂,黄土为贵”, 万法不离五行,而五行以土为根本,五行中的“土”以“五”来代表,可见“五”这个数字有多么重要。
五是本体,五是中心,中五不动;它是太极当中无形的一点。五这个数字在中华文化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数字。
(十二)、为什么说“叁天两地”
《说卦传》曰:“叁天两地而倚数”,“倚”是计算的意思。为什么叁代表天,两代表地呢?既然阳数是1、3、5、7、9,那么又为什么不用开头的“1”代表天,而用第二位的“3”代表天呢? 1、为什么用“叁”代表天而不用“一”呢?
①1是太极,是本体,本体是不动的,所以不用一;
②1与任何一个数相乘,得数不变。而易经的精髓是变化之道,既要变化又要驾驶变化,从而造福社会,利益苍生,弥补天地化育之不足。所以古圣先贤用奇数“3”来代表天,而把“1”舍去不用。
③“3”代表东方之阳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3”在先天八卦中为离,离代表南方,代表太阳,代表光明;它在后天八卦中为震,代表东方,东方为木,木代表欣欣向荣,代表着生机,代表着憧憬,代表着希望。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代表着一天的开始,代表着阳气的上升。东方是生方,代表着生生不息。咱们中国为什么人丁这么旺、人口这么多,为什么能够成为东方大国?因为从五行上讲,东方是生生不息之地,所以会繁衍不息,人丁昌盛。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层山水一层人的“风水”道理。
后天八卦把震卦放在东方,因为震代表长男。长子有代父尽职的责任。也代表朝气蓬勃,后继有人。
先天八卦重自然天道,离为日,而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先天卦中离卦在东方;后天八卦重人道,震为长子,“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以长子代父去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所以后天卦把震卦放在东方。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所以就用奇数“3”来代表天数。
2、为什么用“两”代表地
①2是偶数的开始,按阴阳两气运行图的顺序来说,6是偶数的终结,2又是地数中的第一个生数,所以用2来代表地。
②以生数论“叁天两地”:
1、2、3、4、5这五个数都是生数,
1、3、5是三个天数中的生数,所以说“叁天”;
2、4是两个地数中的生数,所以说“两地”。
更多推荐
代表,河图,天数,地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