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用数学试卷做的ppt)

《极差》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了解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知识结构

极差的概念及应用.

内容解析

(1)极差的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极差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

(3)极差能够反应数据的变化范围,但是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极差的概念.

本节的难点是:理解极差的统计意义.

教法导引

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所以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

广州的气温情况”.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地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

极差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当学生掌握了极差的概念之后,可以用一些练习,

马上巩固并强化本节的重点、难点.如几个常见统计量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中能

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哪个.并归纳整理知识,如用填空题“这样我们把一组数据

中最 数据与 数据的差叫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 .它

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受 得影响大.”形式出现.

学法建议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中注重探究学习,在本课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

的尝试.如在引入问题“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况”中,天气预报中常说的最低气温到最

高气温与极差的概念相似,学生可以自己找到极差的求解是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理解

极差的统计意义,是学生的难点,可以通过不同方面的例题来感受极差的意义.

如例题一: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

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90、95、87、92、63、54、82、76、55、

100、45、80.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例题二:自动化生产线上,两台数控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

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就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变化范围,你认为哪个机床生产的质量好?


更多推荐

极差,数据,反映,范围,波动,概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