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广东中考数学试卷2020)
第一章
引子:
导论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卡尔 . 马克思(见拉法格的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P . 萨谬尔森(P . Samuelson)
“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
分。”
——R . 克莱因(R . Klein)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了深入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必要
首先从整体上对计量经济学有一些概略性的认识,了解计量经济学的性质、基本思想、基本
研究方法以及若干常用的基本概念。
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变动规律作定量的分析。例
如,为了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分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的状况? 分析有哪些
主要因素会影响中国GDP的增长?分析中国的GDP与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的性质是什
么?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GDP影响的程度和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分析所得到的数量分析
结果的可靠性如何?还要分析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或者预测中国GDP发展的趋势。显然,
对这类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需要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提出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及度量方式,
确定表现研究对象的经济变量(如用GDP的变动度量经济的增长);分析对研究对象变动有
影响的主要因素,选择若干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相互
关系的性质,决定相互联系的数学关系式;运用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确定所研究的经济对
象与各种影响因素间具体的数量规律;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运
用数量研究的结果作经济分析和预测。对社会经济问题数量规律的研究具有普遍性,计量经
1
济学是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这个词是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瑞希()在其1926年发表的《论纯经济问题》一文中,按照”生物计量
学”(Biometrics)一词的结构仿造出来的。Econometrics一词的本意是指“经济度量”,研究
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计量方法,因此有时也译为“经济计量学”。将Econometrics译
为计量经济学,是为了强调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不仅要研究经济现象的计量方法,
而且要研究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
要。经济现象本来就充满着数量关系,人们很早就在探索用定量的方式研究经济问题。早在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就运用统计方法研究社会经
济问题,主张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阐明经济现象。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经济学家们
也力图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活动,用数学语言和公式去表达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但计量
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确立,其标志一般认为是1930年12月弗瑞希和丁
伯根(gen)等经济学家发起在美国克里富兰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各国的影响迅速扩大,发展成为经济学的重要
分支。特别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经典计量经济学逐步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son)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事实上,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
计量经济学家。
应该看到,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在一起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
生产对各种经济因素和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分析的客观要求。经济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分析的
发展,是经济学逐步向更加精密、更加科学发展的表现。正如马克思强调的:一门科学只有
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以后,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因此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克莱因()认为:“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西方经济理论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理
论,计量经济学中的各种计量方法和技术,大多来自数学和统计学。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的
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就能够使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经
济理论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又进入新的阶段,主要是现代计量经济
学(或称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在模型类型、模型导向、模
2
更多推荐
经济,研究,计量经济学,数量,分析,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