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二考数学试卷答案)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计划

“一对一”教学设计

必修一

(约需34课时)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集合(4课时)

1.2 函数及其表示(4课时)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指数函数(6课时)

2.2 对数函数(6课时)

2.3 幂函数(1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 函数与方程(3课时)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4课时)

小结(1课时)

必修二

(约需36课时)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

一、本章教学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课时)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课时)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二、本章教学约需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课时)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

小结(1课时)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更多推荐

函数,平面,直线,空间,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