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什么软件可以找到数学试卷)
时和小时的区别
下面三种观点是我各个地方搜集过来的。请赐教。
一、什么时候用“小时”?什么时候用“时”?在用法上是否有统一的规
定?
从上面释义的举例中也已清楚地看出:表示经过的时段一般用
“小时”表示,表示某一瞬间则用“时”来表示。那为什么有的教材在计
算经过的时段时也用“时”来表示呢?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大纲教材
(修订本)第七册第49页例2是求一个商店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就
是这样解答的:
19 - 8 = 11(时)
答:每天营业11小时。
这是根据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
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在这个命令附件1的表4是国家
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其中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分,
[小]时,天(日)。在附件1后面的“注”中有这样两条说明:[ ]内的
字,是在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内的字为前者的
同义语。这就是说,“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
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时”发生混淆时,这个“小”字可以
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
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时”。如,19 - 8 = 11(时),2时=120
分。而在文字叙述中,这个“小”字一般不省略。如“答:每天营业11
小时。”当然,如果在文字叙述中不会使人混淆的情况下,这个“小”
字也是可以省略的。如周老师设计的练习中就有“一天要工作13时”,
“每晚要花1时30分左右时间读书看报”。这里肯定不会有人把“13
时”“1时30分”当作时间段中的某一瞬间来理解的。不过,一般在口
头语言中还是用“小时”来表示。
这里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国务院的文件中,这“小时”的“小”字是在
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而并不规定“一定要”省略。所以如果
有学生在算式中没有省略这个“小”字,即上述算式写成“19 - 8 = 11
(小时)”,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能把它判错。
二、问:生活中我们都用“小时、分钟”来作时间单位,教材中为什
么用“时、分”表示时间?
答:有关时间叙述和书写的问题,我们依据的是国家计量局颁布的《常
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简表》。简表中有关“时间”的具体规定
如下:
量的名称 单位的中文错误的单位名正确的单位符号
名称 称
(亦读法)
时间 国际符中文符号
号
年 a 年
小时 点钟 h 时
分 分钟 min 分
秒 秒钟 s 秒
根据此规定,在书写单位名称时,只使用“年”“时”“分”和
“秒”,在日常生活的叙述中可以使用“小时”和“分钟”。
三、以前我们单位是用小时,但是为了和国际接轨,我们的新课程把
时间单位改为了时,这样一改,我们更分不清了。实际上国际上是分
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如9个小时是nine hours,9时是nine o\';clock。
不知我们国家这么改到底有什么用意,时间段与时刻当然应该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现在有很多改法我们也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如“重量”非
得用“质量”,有必要吗?物理谁都学过,也都知道质量和重量是不同
的概念,但小学生用得着分那么清楚吗?生活中的“质量”可不光指物
理学上的质量概念。我小时候没学过“质量”,到中学学物理时照样能
分清何时用“重量”,何时用“质量”。“时”与“小时”的改动实际上是93
年就规定的,现在教材上在叙述时可以用“小时”,但是作为单位名称
在计算最后写下来时还是要用“时”,我们也没办法,国家规定。大家
在教学时也遵循这个原则就可以了。
看来对这个问题,大家可能还是不太了解一些背景。
第一,时刻和时间段绝对是两个概念,这一点要在教学中让学生
认识到,而且是勿庸置疑的。
第二,为什么现在时刻和时间段的单位都用“时”并不是由教材编
者决定的,只是我们教材编者被迫背上了这样的黑名而已。从93年
起,国家“量与单位”就明确规定,两者必须都用“时”作单位,后来又
有一定松动,即在文字叙述时可用“小时”表示时间段,但作为单位名
称时(如计算结束后括号里的单位名称)必须使用“时”。
第三,作为教材编者,对于国家对正式出版物制定的标准只能无
条件执行,当年为了这个问题,我们也是颇费了一番心血。大家想想,
小学教材中有多少这样的问题啊,我们必须全部改过来,这对我们来
说是一件非常不能理解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对教材
编者还是多一些宽容,我们的权限实在太有限。
不知我的意思表达清楚没有?
希望大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区分时间段和时刻的区别,正如英
语中的“two hours”和“two o’clock”是两回事一样。 附件二:
大学新生安全知识必读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在公共场所出现莫名其妙的“纠纷”中指责你的“中间人”的行为,极可能是____
A 诈骗 B 盗窃 C 报复 D 抢劫
2、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女大学生尤其要警惕____
A被盗 B交友诈骗 C假冒商品 D银行卡诈骗
3、以招生培训名义为幌子的诈骗手段,最主要的后果是____
A伤害大学生身体 B不兑现承诺 C造成秩序混乱 D收费过高
4、大学生在遭遇求助却又不能确定对方情况真假时,不可以____
A 直接给钱 B 向老师和同学寻求意见
C 婉言拒绝 D 建议其去民政求助站
5、大学生就业前欲参加社会培训,应对培训方____ 进行了解。
A有无资质 B有无办学许可证 C章程是否完备 DABC项均符合
6、过错原则的核心内容是____
A发生过错 B发生违法行为
C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受害人发生损害
7、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时应站立的位置是____ 。
A下风位置 B侧上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位置 D离起火点10米以内位置
8、检查燃气接口处是否漏气,可采用____ 简便方法检漏。
A用明火 B用肥皂水 C用鼻子闻 D用打火机
9、在使用银行自动柜员机时,安全的做法是____
A 在身边有人时输入密码 B 被吞卡后很快无奈地走开
C 被吞卡后及时拨打银行服务热线 D 随意丢弃取款凭条
10、“这是XX银行,您的账号已被盗用/转账,请重新发送您的账号/密码至XXXX,完
成转账。”大学生收到此类短信后应采取态度是____
A 按照指示去做 B 回拨电话确认真假 C 不予理睬 D 自己考虑,暂不报警
11、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取钱,如果有人拍你的肩膀告诉你,你的钱掉在地上了,正确的
做法是____
A 随即弯腰拾取 B 继续完成操作,取出卡后再处理
C 回头看看对方是谁 D 找找有无其他人
12、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中奖、退税、预测股市等名义实施的骗术属于____
诈骗。
A 馅饼类 B 亲情类 C 震撼类 D 信息类
13、利用人们为亲人好友担心的焦急心理实施的骗术属于____诈骗、
A 馅饼类 B 亲情类 C 震撼类 D 信息类
14、利用人们遭遇意外打击后大脑的短暂空白,操控事主转帐汇款的骗术属于____诈骗。
A 馅饼类 B 亲情类 C 震撼类 D 信息类 C
15、收到“有人为你点歌,请回复……”的手机信息后,最好是____
A回复 B 不予理睬 C核实 D报警
16、手机信息落款为____,多是诈骗信息。
A 银行卡管理处 B 某某联合管理局 C 国家财政中心 D ABC项均符合
更多推荐
时间,国家,单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