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2011年级数学试卷答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定理命题
5.3.2命题、定理
【学习目标】了解命题、定理的概念,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重点】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难点】能够区分命题的
题设和结论.【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
“独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
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对如此的
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
我可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探索思考
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情况,需要对一些事情
作出判断,例如: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
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长度相等的两条线段是相等的线段吗?2)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
有一个交点3)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4)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度
5)一个直角的度数是90度6)取线段AB的中点C7)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注意:判断就是命题;命题可能正确(真命题),也可能错误(假命题);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是命题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1)如
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行;(3)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内角互补;(4)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在数学中,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或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
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
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例: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解: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
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里的题设是“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
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1、哪些是真命
题,哪些是假命题(判定正确与错误)
(1)三条不同的直线a,b,c,若a∥b,b∥c,则a∥c;(2)如果a是
有理数,则2a+1>0;(3)若2a>2b则a>b;(4)若ab=0则a=0;
(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这两个角一定相等;(6)绝对值等于
它本身的数是正数;(7)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必有三个交点2、写出下列命
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互余;(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
定义: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命题叫做公理;如: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
定义: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如:对顶角相等
三.巩固提升: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个数为()
①画∠AOB的平分线;②直角都相等;③同旁内角互补吗?④若
│a│=3,则a=3.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5个命题,其
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②直角小于夹角;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
平行;④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⑤如果a
A.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不是命题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
命题
4.“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命题,
其中,题设是,结论是,5.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
直角都相等.
(2)末位数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四.随堂小测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有()
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⑵不许大声讲话;⑶连接A、B两点;⑷花
儿在春天开放.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是()
A.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
是对顶角;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D.和为180°的两个
角叫做邻补角.
3.下列命题中的条件(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1)如果两个
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4.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正误.(1)对顶
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
(3)同角的补角相等.
五、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更多推荐
命题,直线,相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