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数学试卷已写完怎么写评语)
MBA联考数学成绩该如何提高?
考试分析:
1、“题海战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题海战术”总是能起到相当大的效果,
但同时也总能引起争议,因为它对考生的“推残”也最历害,不过对付MBA数学考
试,“题海战术”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它能提高你考试时的速度,参加过联考
的同学都知道,很多时候并非你不会做,就是时间来不及,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准备大量的习题供自己磨练,同时必须给自己限定时间,
时间一到就停止练习,时间一长,慢慢的速度就上去了;其次,“题海战术”还有一
个好处,就是能让你见识尽可能多的题型,应该说,考试的题型基本上都能在很
多模拟题中出现,见过的题型多了,加上举一反三,那么考试时心里就有底了。
2、“师半功倍”:很多人说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我在
这里所要强调的却是“师半功倍”,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多考生都学过数学,对自
己也比较有信心,认为仅凭自己复习就能搞定MBA联考。其实绝对是一个误区。
且不说经过三年的工作,数学底子还剩多少也未可知,单说对考试大纲的理解,
你就远没有培训老师来得精通。因此,参加一个培训班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为考
试的讲课能够提纲挈领,把你原先破碎的知识碎片慢慢串起来能有“功倍”的效果。
但是,如果你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课,不去自己努力,则肯定不会有好效果。很多
同学都有这种经历,教师讲课时觉得什么都知道,很容易,但在做题时却一筹莫
展。因此,我强调的是“半师”而非“全师”就是希望人家能把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课
后练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3、“兴奋点”的调节:大家从小到大都算是久经“考”验,应该有不少这样的体会,
就是发现经常自己因为发挥失常而没能取得预期的成绩。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情绪
总是处于一种波动当中,越兴奋的时候,就会发挥的越好,但是这种高水平的状
态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总有波峄,也有低谷。因此自己在平时可以留意观察,什
么时候自己有如神助,状态好得出奇,有的时候则不太理想,可以对此作适当调
节,在复习中,也可通过调节复习量,使自己状态随之变化。
4、临场发挥:考试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平时的积累,是实力的体
现;第二就是临场发挥,是技巧的体现。当然,临场发挥部分与状态相关,即与第
3点有关联的地方。除此之外,考场上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做题要由易而难,遇
到难题不妨先放一放,这样可确保能拿的分一分都不能少,还能节约时间,一定
要复查,很多时候错的题偏偏是会做的题,复查则会很好地减少这种现象,有时
间要复查,没有时间,牺牲难题也要复查;很多选择题,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找出正
确答案,那么在去掉明显的错误答案之后,在两个互为干扰中作一选择,除非你
后来以过精密计算之后得到了唯一答案,否则凭直觉选中之后就别作修改。
5、平和的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贯穿着你从复习到报名到面试的全过
程,复习时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能操之过急;报名时要保持平和心态,准确把握自
己定位,不能好高骛远;考试时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能紧张急躁;面试时要保持平和
心态,不能高谈阔论以已为尊。但它又实在是很无话可说一点,只能意会无法言
传。在此只能点一下而已。
MBA:数学基础知识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整个数学的基础。我印象中,集合的定
义是:集合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元素的集体。这个定义属于循环定义,因为
集体就是集合。我的理解是:把一些互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组成一
个集合。唯一的要求是“互不相同”。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毫不相干的。元
素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一个集合, 比如1,2,{1,2}就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有三个元素,两个是个体,一个是集合。元素可以是数对,(x,y)
是一个数对,代表二维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共同的
特征,要完整地描述一个集合,我们被迫列出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如{一
阵风,一匹马,一头牛};如果存在相同的特征,描述就简单多了,如{所有
正整数}、{所有英国男人}、{所有四川的下过马驹的红色的母马},不用一
一列举。区间是特殊的集合,专门用来表示某些连续的实数的集合。集合
在逻辑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学好了集合,数学和逻辑都能提高,起到“两
个男人并排坐在石头上”的作用。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集合的重要特征。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能有一一对
应的关系,那么这两个集合元素的个数就是相等的。在我们平时数物品的
数量时,说1,2,3,4,5,一共有5个,这时我们就是在把物品的集合
与集合(1,2,3,4,5)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正是因为物品数量与集
合(1,2,3,4,5)的元素个数相等,所以我们才说物品共有5个。集
合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元素的个数一般是针对有限集合说的。对无
限集合来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所有的正整数}与{所有的正偶数},
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子集,但两者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元素个数“相
等”。而{所有整数}与{所有实数}则不可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它们
的无限的级别是不同的。对两个无限集合,我们只强调是否能一一对应,
不说元素个数是否相等。
两个集合有交集和并集的关系。交集是同时在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
集合,例如{中国人}交{男人}={中国男人},{韩国俊男}交{韩国美女}={河
利秀}。并集是在其中任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因为集合中的元
素不能重复,所以取并集时要去掉重复了的元素,A并B的元素个数=A
的元素个数+B的元素个数-A交B的元素个数。
2、函数的概念
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按照某种对应关系,在集合B中都有唯
一的对应元素,那么这种对应关系被称为A到B的函数。例如Y=2X,
Y=X^2都建立了{全体实数}到{全体实数}的函数关系,如果用f代表对应
关系,则函数表述为:f(x)=2x, f(x)=x^2。 如果A中的某些元素,
不能对应B中唯一的元素,则不存在函数关系。比如{所有小偷}与{所有
失主},因为某些小偷偷过很多不同失主的东西。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MBA数学只考虑实数。所有能使函数有意义的
实数的集合,构成函数的定义域,即上面的集合A。F(X)=X^(1/2)定
义域为{X/ X》=0},F(X)=1/X定义域为{X/ X《》=0},F(X)=LN(X)
定义域为{X/ X》0}。如果函数中同时包括几类简单函数,则定义域是各类
函数定义域的交集。定义域按照对应关系,能对应的所有实数的集合,构
成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三者构成一个函数。
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元素,与其在值域中对应的元素,组成一个数对,由
二维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所有这样的点形成了函数的图象。图象能
直观地表现函数的对应关系,大家应该熟悉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的基本图象。要求高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掌握图象的平移、反射、旋转。
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不说了,要注意的是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域必须
关于原点对称。F(X)=X,X为任意实数 是奇函数,如果限定X属于[-3,
5],那函数就不是奇函数了。
反函数。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按照某种对应关系,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对应元素;而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A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
之对应。则A到B的对应关系是可逆的,A到B的对应关系是原函数,B
到A的对应关系是反函数。对于连续的函数来说,只有绝对增函数或绝对
减函数,才存在反函数,否则A中必有两个元素,在B中对应同一元素。
对于不连续的函数则没有上述限制。
复合函数。集合A中的元素,按一种函数对应到集合B,B中的相应元
素,再按另一种函数对应到集合C,最后形成集合A到集合C的对应关系,
称为复合函数。
3、数列的概念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为全体或部分自然数。数列的通项公
式A(N)就是一个函数,求出通项公式,等于求出了数列的任一项。数
列的前N项和S(N)(N=1,2,。。。)构成了一个新的数列,知道S
(N)的公式,通过A(1)=S(1),A(N)=S(N)-S(N-1)就能求
出原数列的通项公式。
MBA数学主要考察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些数列不是等差数列或等
比数列,但经过改造后可构造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如A(1)=1,A(N+1)
=2A(N)+1。这个数列的每一项都加上1,就成为等比数列了,通项公式
为2^N,因此原数列通项公式为:A(N)=2^N-1
其他常见的数列包括A(N)=N^3, A(N)=N!/(N-K)!,A(N)
=1/[N(N-1)]等,都有相应的办法能处理。
4、排列、组合、概率的概念
排列、组合、概率都与集合密切相关。排列和组合都是求集合元素的个
数,概率是求子集元素个数与全集元素个数的比值。
以最常见的全排列为例,用S(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用1、2、
3、4、5、6、7、8、9组成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则每一个九位数都是集
合A的一个元素,集合A中共有9!个元素,即S(A)=9!
如果集合A可以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集,则A的元素等于各子集元
素之和。把A分成各子集,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化为若干简单的问题分别解
决,但我们要详细分析各子集之间是否确无公共元素,否则会重复计算。
集合的对应关系
两个集合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以前学的函数的概念就是集合的对应关
系)。如果集合A与集合B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则S(A)=S(B)。
如果集合B中每个元素对应集合A中N个元素,则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
B的N倍(严格的定义是把集合A分为若干个子集,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
且每个子集元素个数为N,这时子集成为集合A的元素,而B的元素与A
的子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则S(A)=S(B)*N
例如:从1、2、3、4、5、6、7、8、9中任取六个数,问能组成多少个
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集合B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
把集合A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前6位数相同的元素构成一个子集。
显然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每个子集元素的个数,等于剩余的3个数的全
排列,即3!
这时集合B的元素与A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A)=S(B)*3!
S(B)=9!/3!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在于,每一个组合中的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无论这些
元素怎样排列,都只当作一种组合方式。所以在计算组合数的时候,只要
分步,就意味有次序。取N次,N件物品的N!种排列方式都会被当作不
同选法,该选法就重复计了N!次。比如10个球中任取三个球,取法应
该是C(10,3),但如果先从10个中取一个,得C(10,1),再从9
个中取一个得C(9,1),再从8个中取一个得C(8,1),再相乘结果
成了P(10,3),结果增大了3!倍。
概率的概念。在有限集合的情况下,概率是子集元素个数与全集元素个
数的比值。在无限集合的情况下,概率是代表子集的点的面积与代表全集
的点的面积的比值。
概率分布函数可以描述概率分布的全貌。离散型的概率分布是一组数列,
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数学期望和方差都使用数列的计算方法。连续型的
概率分布是一个函数, 它等于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计算事件发生的概
率、数学期望和方差都使用积分的计算方法。
概率的概念不难理解,解题能力决定于对数列和积分中的方法掌握的熟
练程度。
理解了基本概念,对基本数学方法就更容易掌握。
更多推荐
集合,元素,函数,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