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图片提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

“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

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设计是新课改的目标和理念的有效载体。教学

设计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

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解决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探索

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各要素的作用与效果之间的联系。这些要素包括: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的组织形

式和教学活动等。”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步骤方法,或者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实

现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教学功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

学设计是用系统整体观点来把握教学的各个要素以及相互关系,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案的一

种规划性的活动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

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

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

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

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首先,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新课程标准对义

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

目标,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

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

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

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

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

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辛普森将动作技能依次分为知觉、定向、在指导下做出反应、

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标分类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

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

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

目标。

其次,要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 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

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

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为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提供了理


更多推荐

教学,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