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数学试卷app排行榜)

鼎尖教案配套课件

【篇一:第三单元教案】

二单元标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升、毫升)建立1㎡、1dm2、1cm2以及1l、1ml的表象,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

进行简单的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

得到的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与设想

1.整体入手,通过实物观察进行感知。

2.以概念理解为支撑点,探究计算公式,理解公式的意义。

3.重视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表象的建立。 4.重视想象,将空间观念的培养目标贯穿始终。

五、课时安排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 6课时

【篇二:【鼎尖教案】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三章 电离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第一课时)】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从容说课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知识的教学,对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ph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的水解以及高三电解食盐水等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其中的c(h+) c(oh-);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的c(oh)c(h+);在中

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而是c(h+)=c(oh-)。使学生了解溶液中h+浓度与oh-

浓度的关系,就可使学生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并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事物间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了解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c(h+)与

c(oh-)关系的基础上,教材介绍了ph的含义.将ph与c(h+)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6.介绍

了有关ph的简单计算。图3-7中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实际上是对本节第二部分


更多推荐

长方体,溶液,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