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宁海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科目
数学
测量
掌握1米=100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校
教师
年级
日期
一年级次数
时段
课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目标
能够解决与长度有关的变式问题。
1、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
习兴趣。
一、教学衔接:
1、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并评讲作业。
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3、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长度在生活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计算训练。
二、内容讲解:
典例讲解(附学案)
题型1:课前计算训练
题型2:填合适的长度单位、单位换算
题型3:估测物体长度
题型4:解决问题
题型5:拓展培优题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带领学生对本次课授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本课重点、难点;题型与考点、解题方法。
四、作业布置:
课后巩固作业---p4
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
作
业
布
置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备注:
2、本次课后作业:
见—p4
(勾选)
课
堂
小
结
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
第2次课测量
上课日期:月日
一、错题回顾
57+8= 36-8= 25+70= 68-50=
39-7= 75-50= 95-70= 24+5=
二、知识点归纳
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例题分析:
例1: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厘米,从6到10是()厘米。
4、小明身高120()。黑板长4()。
5、 3米+15米=() 60厘米-5厘米=()
500厘米=( )米 2米=( )厘米
例2:、
例3: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在
m)
)
更多推荐
长度,单位,线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