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选题方法探究
微课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能够体现“问题聚集,主题突出,移动学习”的诸多优势,适合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其中,微课的选题、合理设计和有效应用,开发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是关键。合理有效的利用微课组织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知识兴趣,让其主动学习知识,养成主动探究和乐于参与的习惯。
小学新课程标准》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微课最大的一个好处是给学习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微课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鲜明、结构完整。它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简洁精要、结构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 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大效益为最终目的。完整的微课包括:微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微课练习、微课反思,以上这些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丰富、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痛点、热点、知识点”就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信息。如何实现新课标“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实施建议,我将微课结合自己在工作中一些实践,谈谈对微课选题的一些了解。
一、微课的内涵本质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理念,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十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示范或演示的一段视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讲解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的时长一般以5-8分钟为宜,力求“短小精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微课制作流程是从选题到教案编写,再到制作课件,然后进行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最后老师还要进行教学反思的系统性的流程。微课可以采用多种制作方式:可以电子白板+录播系统+摄像机同时录制, 可以是电子白板+录屏软件+摄像机,也可以录屏软件+手写板+麦克风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录制方式为老师提供了自由、开放的探索空间,这些都能够很好的
体现教师独特的创意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样也使得微课更受师生的喜欢。
二、微课选题的原则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决定着后期的教学视屏的效果。优秀的选题可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不好的选题则使得微课脱离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一)微课选题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微课应用的最终目的的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因此,在选题上,要以生为本,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得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
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符合微课制作的目的。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与普通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从形式上看,微课形式上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例如:我在新接手的班级讲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时, 在给学生讲解时间的概念时 学生很容易把时针、分针、秒针弄混.为此我专门制作一节针对时针、分针、秒针认识的微课, 采集时钟的图片制作白板课件, 微视频录制,动画演示时针、分针、秒针的区别,并在小窗口同时播放秒针
运行一分钟时针、分针运行的状况。最后出示一些练习让学生完成。在选题的时候我就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选取他们熟悉的时钟表进行录微视频,这样的微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微课成为本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二)微课的选题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传统视频课资源封闭、固结、难以修改、体现教师教为主,相比较之下,微课的优点较为突出,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更加适合现代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匹配。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新授《认识时间长短》的相关问题时,我制作了类似的微课视屏,首先我截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栏12秒91夺冠的视频,让学生了解13秒大概有多长时间,然后归类总结了一秒、一分钟、一小时等时间,让学生图文视频搭配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时间长短,在本节课中,微课的制作依托现代媒体技术,选题适合多媒体表达,从视频的选择截取到后期制作,都以创设真实情境为目的,有图画,有互动,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宜深不宜宽。微课选题力求精准,设计不需要传统面授课程所必须的开场设计和结
尾的要求,但是更加侧重于对内容传递的精准性,微课开篇就要直达主题,让学习者直接获取需要的信息,所以微课内容要做到的是“宜深不宜宽”。每一位微课制作老师必须要记住,微课是依靠系列内容才能具备深度“打击”的力量,所以在个选取微课主题时,内容要非常的精准,一个微课只能围绕一个教学重难点展开,知识点信息不能多于5条,以上要求都是希望微课能够精简。讲解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有开始、有结束,但步骤过程中的信息不做延展。例如:上面的微课,讲解认识时间的长短,也不能延伸到时间单位之间之间的换算等等。这些可以放在另一微课进行讲解。
三、微课选题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思维
微课开发应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 从微课走向微课程,所以微课要有一个系统的思维。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同时它又不得不将教学内容割裂、零碎,这样也凸显出了微课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微课选题上,要有系统性的思维,仔细认真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结构,逐步整理、完善,使之成为系统化的微课程。有时一个主题的内容很难在5-10 分钟的微课内完成,因此,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设计原则,围绕关联的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从
而实现了从微课走向微课程的很好过渡。如上面的例子,可以继续制作时、分、秒之间的区别时、分、秒单位之间的换算和联系等等。微课是知识教学的有效辅助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有计划按步骤的开发实践,开发设计者应根据学校硬件、教师专业技能、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心理因素,结合解学内容,合理开发应用,体现实用性。其中微课选题是关键环节,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聚焦教学中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突出“解惑”功能。微课的“微”是针对单个课程而言,但从整体学习效果来看,微课也要在系统性设计下,形成一系列的微课课程包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知识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知识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资源, 同样在选题设计上要体现学生为主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精心选题,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求知欲望,积极主动构建新知。微课在具体的实践中以其精美、简洁、具体、
生动深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的教育研究应用前景。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在应用中不断地汲取经验,改进总结,体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教学理念,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微课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让微课成为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利器”,叩开知识自主学习之门。

更多推荐

微课,学生,教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