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作坊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的小学数学工作坊成立了一年,回顾小数工作坊的点点滴滴,首先衷心的感谢领导现场指导,感谢每位成员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才使得小数工作坊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本年度来,我们以“打造‘简约、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为目标,本着“导师引领、同伴互助、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原则,克服了时间紧张、工作忙碌的困难,发扬工作不思报酬的奉献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促进小数工作坊成员专业素养提升及全镇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学研讨活动。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汇报于此。
一、着力抓好三项工作
1、抓好工作室团队建设
我们数学名师工作室有一名师、一名骨干教师和9名一线教师及特邀成员4人。开学初由工作室名师龚春桃对工作室的工作进行了计划,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在第一次会议上要求每一个成员在工作中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签订工作坊成员之约定。每个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团队成员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为团队服务的思想。有这样的团队而骄傲!
2、抓好名师教研活动
开学之初,组织全体工作室成员会议,具体安排了这学期的工作。让每个成员心中有数,每个完小安排了一个负责人。在全体成员的大
力支持下,这学期共开展了10次教研研讨活动,一次主题研讨活动、一次与县名师工作坊联谊活动、一次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议课、磨课活动、新教师培训活动,三次主题讲座。教学中对“静”“净”的思考。围绕主题写好自己独特的体会及思考,分享交流“静”与“净”的心得体会。每个成员积极参与,每人上了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每个成员课前精心准备教研课,课后认真反思,写心得,积极参与议课、评课。
3、抓好工作室网络平台建设
我们建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QQ群和微信群,给工作室成员的交流、研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大家利用QQ群开展了网络备课和专题研讨活动,解决了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二、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1.加强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
我们整个奎溪镇有三所完小即木榴小学、奎溪镇小学、奎溪坪小学,原来除中心校组织活动外,三所
学校很少有往来,成立工作坊以后,定期在各个完小举行活动,每个成员对每所完小的了解更加全面,如:每个完小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等等,这样,增进学校之间的友谊,促进学校的发展。
2、成员与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小数工作坊主要成员来自于一线教师,即木榴小学、奎溪镇小学、奎溪坪小学,共13位,其中有经验的教师6位,骨干
教师3位,年轻教师4位搭配合理,可以听到不同层面的老师的课,深入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闪光做法,及时推广。为了老师们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经验介绍,如谌颜开老师在新教师培训中就《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进行了讲座,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唐千祥老师针对学生计算能力差这一情况作了专题讲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龚春桃老师进行《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的讲座。骨干教师王倩、贺华、龚勇阳老师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年轻教师张雯琪、蒋希、吴佩,陆毓凤能够虚心学习,通过议课、磨课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如陆毓凤老师在新教师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交流感想、共同提高。一年来,我们工作坊主要成员听课已达40余节,为我镇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及有效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调整布局,优化教研教改。
上半期小数工作坊人人参加上课。每次活动上四课。时间花的长,一整天下来每个成员都感到疲惫,形式单一,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下半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结构,优化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形式多样,有名师引领,专题讲座,同伴交流,教师感悟。虽然只花了半天时间,但每个成员感到时间安排紧促,内容却充实又有所收获。
三,以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完善网络交流平台,丰富网络资源。虽然建立了小树工作房后扣群和微信群。没有充分利用,没有很好实现资源共享的原则。2018年大家利用QQ群开展了网络备课和专题研讨活动,解决了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2、加强对年轻教师培训工作。
小数工作坊成立一年来。年轻教师在迅速成长,但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在2018年要在区域内同学科"带徒弟"'1~2人,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更好地发挥工作仿的辐射作用。
3、研讨活动形式多样化。
听从中心校整体安排布局,主动参与中心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017年下学期小数工作访你教研研讨活动形式多样,落到实处,效果明显,2018年继续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只是每个成员听课要有目的性。听课时进行明确分工,轮流轮换。把听课成员分为四个小组。根据自己听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课并说出切实可行实施的方法。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感觉名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更要发挥工作室的示范、辐射、提升作用,为我镇以及学校的教学发展贡献力量,而这正是我所欠缺的!面对工作室本身的不足,领导的信任,以及工作的现实需要,我们不敢懈怠,将继续努力,立足本职,乘势而上,再添新绩。

更多推荐

成员,活动,教师,工作,进行,老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