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发(作者:)
玛丝洛娃:在爱中复活
《复活》中,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离不开聂赫留朵夫的激活。玛丝洛娃和聂
赫留朵夫之间的关系是复杂深刻的:年轻时彼此纯洁真挚地爱过;但一个被残酷
地抛弃,另一个却悲惨地沉沦;十年后重逢,聂赫留朵夫基于赎罪的想法向玛丝
洛娃求婚,玛丝洛娃多次予以拒绝。每一次拒绝都引起玛丝洛娃灵魂的颤悸,并
有力地影响着她逐渐宽恕直至精神复活的过程。
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视玛丝洛娃,她这时候还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见到了
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
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钞票。
[3]
但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探监使玛
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
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
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把坐在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
联系起来太痛苦了。然而痛苦,才说明她没有死一般的麻木。
第二次狱中会面,聂赫留朵夫认真严肃地提出要赎罪,要同她结婚,玛丝洛
娃仍然感到痛苦,但这次的痛苦既有内心的尊严被激起的强烈隐痛,也有愤怒、
责骂等激烈的外在表现形式。聂赫留朵夫的结婚建议把她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唤
醒了过来。聂赫留朵夫回城后,带着旧时的照片去看已在监狱的医院里当护士助
理的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惊奇地发现玛丝洛娃拘谨羞怯的表情、快乐得意的神
采和轻盈的步伐,意识到玛丝洛娃心中爱情的欢乐。这是玛丝洛娃宽恕过去,走
向复活的开始。
聂赫留朵夫多次探视玛丝洛娃,乐此不疲为她的冤案奔走,表明了他悔改的
诚意和同她结婚的决心的坚定。玛丝洛娃终于感动了,她宽恕了他,并重新爱上
了他。而拒绝聂赫留朵夫的结婚建议,那是她主动作出的牺牲。在她看来,“同
他结婚,他会遭到不幸”。这时的玛丝洛娃所达到的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
标志着她在复活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不过,玛丝洛娃即便达到作出自我牺牲
的精神境界,也仍然没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精神复活,因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
做人的尊严,才能算实现了精神复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玛丝洛娃应该感谢聂
赫留朵夫,正是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帮助,她才得以和政治犯,和那些流放的革命
者在一起。
聂赫留朵夫全力解救她,令她既宽恕他,爱他,但又害怕同他结合会破坏他
的生活。她逐渐明白了她和聂赫留朵夫之间要恢复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已不再
可能,哪怕他们过去有过纯洁而美好的初恋。革命者西蒙松向玛丝洛娃表示了爱
情,西蒙松爱的是今天的她,而且纯粹因为喜欢她、欣赏她。当聂赫留朵夫把减
刑的消息告诉玛丝洛娃,建议她考虑一下今后的生活时,她果断地回答:西蒙松
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
[4]
最终拒绝了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这时才彻底看到了玛丝洛娃全部心灵的美,明白了她的爱情。如
果说十年前的卡秋莎是以纯洁、天真、美丽吸引着聂赫留朵夫的话,那么眼前的
玛丝洛娃则是由于深沉的感情、执著的精神和宽恕生活的态度,使他震惊。
玛丝洛娃原是个纯洁美丽的姑娘,她对聂赫留朵夫最初的爱情是一种朦胧的
初恋,但这种感情不久就被贵族少爷糟蹋了。但玛丝洛娃始终是那样的善良,那
样的宽容。即使在地狱一般的牢房里,她还是时时关心别人,帮助难友。她看到
孩子饥饿的目光,自己不能坦然进食。玛丝洛娃无论多么恨聂赫留朵夫,不愿意
回忆他,还是在心里承认他是她所认识的人中间最好的一个。一旦发现聂赫留朵
夫确有真诚的悔改之意,她还是从心底里宽恕了他。
玛丝洛娃是自尊心强的人,玛丝洛娃把自己的人生观看得高于一切。她不能
不珍重它。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只是出自怜悯和同情,以及对自己过去所犯罪
行的忏悔;而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他们之间存在着阶
级鸿沟,而革命者西蒙松则是以平等的、真挚的爱对待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的人生之路历经曲折,但她人性的朴素、善良却从来都是肯定的,
不变的。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私的精神,那种只要求自己付出牺牲,宽恕
他人,愿意为他人创造幸福的思想品质是很高尚的。她的心灵不断升华,最后显
得光彩照人。
更多推荐
复活,精神,宽恕,结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