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发(作者:)

浅谈表达人物形象的艺术灵魂

——《死魂灵》

王若男中文122班 39号

【摘要】:大家所知《死魂灵》这部长篇小说是俄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果戈

理写的一部杰作。在俄国文学史上,果戈理被称作是“俄国作家中无可比拟的

伟大的人”,《死魂灵》更被看作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的顶点,使俄国和世界文学

中最伟大的作品”。这部小说继承了欧洲流浪小说的传统,以骗子乞乞科夫为联缀

人物,以其为牟取暴利而奔走于偏僻农村收购死农奴为情节主线,巧妙地引出了五个

乡村地主的形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剥削和压榨,描绘了田园荒芜的衰败景象,

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人民的反抗,农奴的逃亡。果戈里以尖刻无比讽刺、愤怒地鞭笞

了这个腐朽社会的代表人物――官僚、地主和贵族。

【关键词】:《死魂灵》,果戈理,人物形象

《死魂灵》揭开了专制农奴制俄国的脓疮,震撼了整个俄罗斯。无论在社会意

义和艺术特色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果戈理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地主形象,如懒

散的梦想家玛尼洛夫、愚昧贪财的科罗博齐卡、喜爱撒谎打架的酒鬼、视赌如命的

诺兹德廖夫、粗鲁顽固的索巴凯维奇以及吝啬鬼普柳什金等等。果戈里以辛辣的讽

刺手法,对这些人物的生活环境、外表、嗜好、言谈和心理等等进行了生动形象的

描绘,使得他们成为了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艺术典型。

说起艺术特色,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部长篇小说在人物塑造、幽默、讽刺手法运

用上都达到了俄国文学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独树一帜。在一部书里这样说“读果戈理

长篇小说时真有笑,但读完后会悲伤。它不是漫画,而是真实的表达事情的”。“含

泪的笑”是本篇小说的一个艺术特点,而我在这里浅谈这部长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的艺术特点,以下有几个方面简述:

一、运用描写方法特别灵活

无论是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还是在细节描写方面用的特别准确

生动。可以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印象。

(一)典型的环境描写

由环境的描写来展现时代的风貌,间接的刻画了人物性格。作者采用由远到

近、由表到里,步步深入的描写方法来写几个地主的庄园及房屋庭院的布局和室内

的陈设。例如:在描写地主索巴凯维奇的庭院时“建造马厩、谷仓、厨房用的全是

些沉甸甸的粗大的保用百年不修三圆木。甚至连庄稼汉们住的小木房……没有粘土

墙雕镂花纹以及别的花样,但一切都做得结结实实、地地道道。甚至井栏圈也用上

了结实的橡木,那是用来做海船的。总之……一切东西都是显出一副结实而又笨重

的样子。”从这里我们感受到这位地主笨拙、粗野的性格。

用典型化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如玛尼洛夫灰尘的家和破败的田园

与他的懒惰成性:诺兹德廖夫的狗舌与他的狗性:索巴凯维奇的粗壮的家具与他的熊

性:普柳什金发霉的仓库和无光的土屋与他的吝啬。人物性格与环境两者之间相辅

相成,真是天衣无缝。

在小说中我们的主人公乞乞科夫刚接近普柳什金农舍时,看到的路面是“不过

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城里的石子路面真算不得什么了。这些圆木像钢琴的键

盘一样,忽而高,忽而低……”,“干草和粮食在霉烂,禾垛变成真正的堆,只差在上

面载种白菜,地库里面粉结成了石块,非得劈碎了才能够用,呢料、麻布和粗布简直

碰都碰不得:一碰就会化成一团团的非尘……”。这样把普柳什金的庄园的破败:路

面、农舍、麦垛、菜园,无一处不败坏腐朽,“庞大的庄园像一个衰朽不堪的残废

人”。在这位俄国地主的“城堡”内部:墙上、桌子上、架子上、柜子里、地上、

角落全是陈年废物,生活早已像墙上的钟表一样“停止”了,甚至生命的迹象也荡然

无存。

作者用由远到近、由表到里的方法来描写,使读者感到身入其境,以生活环境

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透过这种生活环境描写,使读者可以看清楚那些地主们的

吝啬精神确实鄙陋不堪,已经到了彻底毁灭的境地。当然不只限于描写他们的生活

环境,同时也注意了描写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实践,揭示出使地主官吏们变成精神

僵尸的是农奴制度,这种制度,是他们赖以生存,又日趋坠落的根底。

(二)个性化的肖像描写

在肖像描写方面作者把几个地主人物写的个有特色,而且准确的抓住人物肖像

与性格有内在联系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描写使人物性格表达的很完整。例

如:“乞奇科夫瞟了索巴凯维奇一眼……他非常像一只中等胆小的熊……他身上穿

的那件燕尾服完全是跟熊皮一样的颜色……走起路来脚掌着地,步印歪歪斜斜,并且

不断地踩在别的脚上”,并且写他的脸部时说“一斧头就是一个鼻子,再一斧头就是

两片嘴唇,用大号钻头凿两下,一双眼睛就挖出来了……说了声:活啦!索巴凯维奇便

生着这样一副顶顶结实的拼凑得极为奇特的长相……”这样如实的体现了索巴凯维

奇的行为粗野、愚钝、凶狠残忍的性格。在看看玛尼洛夫的肖像描写: “他的风采

很体面,相貌也并非不招人喜欢,但这招人喜欢里,总夹着一些甜腻味;他笑起来很媚

人,浅色的头发,明蓝的眼睛。”这里,活生生地勾勒出玛尼洛夫的形象。

再如描写普柳什金时“他很久识别不出这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她身上的

那件衣服实在不伦不类,很像是女人的睡袍,头上戴着这样一顶乡下女仆戴的小圆帽,

只有那条嗓子他觉得比起女人的来似乎嫌沙哑了一点……”。读了这些我认为大部

分读者会感到惊奇吧。普柳什金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他那么富贵、有财富,然而他

本人的吃穿用量却极端寒伧。普柳什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如此吝啬,我们可想而

知对别人是怎样的了。

(三)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方面

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且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中

也有比喻和夸张夹杂着,读者看了后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同时也把人物形象表达

的惟妙惟肖。例如:玛尼洛夫和乞乞科夫都站在客厅门口有好几分钟互相谦让着请

对方先走,可到头来最后“两个朋友侧着身子,相互稍微挤了一下,同时走进了门

去”,“这当口玛尼洛夫把烟杆啪哒一声落在地板上,惊愕得张大了

嘴就这么张着嘴一直呆了好几分钟……”,这里提现了玛尼洛夫是个只会讲庸

俗的礼数、虚浮客套、常常沉浸在空想之中。

还有“这时候诺兹德廖夫爆发出一阵只有生气蓬勃的、健康结实汉子才会发

出的那样一种笑声来,这种人一笑起来就张大了嘴露出白糖般洁白的牙齿,笑得脸上

的肌肉直发抖,挑动个不停,一个隔开两重门,住在第三个房间里的邻居,也会给笑声

惊醒…..”。再如:在乞乞科夫到达小饭店时,饭店的老婆子去翻寻折腾了一会儿

“拿来了一只盘子,一块浆得像干树皮一般硬的餐巾,再拿来了一把骨头柄发了黄,

薄得像削笔刀似的刀子,一把剩两个齿的餐叉,和一只怎么也不能摆平在桌上的盐

瓶”。

这样作者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真实地写了当时社会的人物及生活环境。

运用比喻和夸张,辅助于突出人物形象。鲁迅认为果戈理写实本领的独特之处“尤

其是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的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作者通过描写平

常的一个动作和事情,并且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把人物形象显示的如此到位。

总之,描写是烘托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无论是在运用描写的类别与方法上

特别灵活,而且在这描写中有叙述、议论、比喻、夸张融入的特别恰当。

二、运用简章,如是的人物对话

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汇来写对话,只是平常的对话来表现人物形象。如:乞乞

科夫与地主柯罗博奇卡老太婆的对话:

“你,我的爷,你是在骗我,他们实在是那个……他们实在要值更多的钱。”

“最好还是我再等一等,万一有商人来,我可以比较比较价钱。”

“说真个的我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最好我还是卖给您大麻吧!”。

在这些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地主柯罗博奇卡老太婆即感兴趣又怕上当的性

格。在对话里她一再而三地拖时间,想死魂灵值多少钱?最后还是对乞乞科夫

说:“我还是卖给你大麻吧!”,她死活都不上当,愚昧、闭塞、生性多疑,在出卖死

魂灵时,生怕在价格上吃亏。作者没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人物的对话,而且用简单的

言语对话来表达人物性格却那么如实。正如文中所说“她只要脑子里想到个什么念

头,你就再也别想把这个念头打消了。不管你向他提出多少明如白昼的论点,都会被

他驳回,正像一只皮球从墙上给弹回来一样”。

在饭店里,诺兹德廖夫在乞乞科夫面前夸他的狗崽的对话中他非要让乞乞科夫

摸摸那个狗崽子的耳朵不可,乞乞科夫摸摸那狗崽子的耳朵之后,诺兹德廖夫非要乞

乞科夫捏一下狗鼻子。当乞乞科夫对诺兹德廖夫说要买死魂灵时,他则硬要乞乞科

夫说明买死魂灵的用途,并且要求乞乞科夫买他的公马、母马、狗、手摇风琴……

等等。还要求乞乞科夫陪他赌钱、下棋,乞乞科夫被缠得无法脱身。在无奈之下乞

乞科夫与他玩下棋的时候,他走了一步棋,并且在这同一时间里,用袖口把另外一只

棋子也捎带着向前推进一步。当乞乞科夫说他的时候,他死活都不肯承认,并且两个

人吵起来了。他还叫人想打我们的主人公乞乞科夫呢!

这时乞乞科夫只好放弃了做买卖的念头,趁法院院长来找诺兹德廖夫的机会,

偷偷溜走了。在这对话中体现了诺兹德廖夫的爱吹牛惹事生非,是个地地道道的流

氓无赖。

三、在叙述中运用了插叙

在叙事方法上作者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故意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悬念,

即从乞乞科夫来到N城市写起遍访社会名流,并且初步介绍了书中的一些重要人

物。而且乞乞科夫的来历,却没有交待,而是留在了第十一章揭开谜底。

这一插叙对乞乞科夫的来历以及他的既精于官场应付和与地主们打交道的世

故伎俩,又有资产阶级投机钻营圆滑奸诈的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且解开了这些性

格形成的原因。

因为他从父亲那里接受的是只认识金钱,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的向上爬的家

教。既“要博得你的上司的欢心”还要“省钱积钱,钱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只要有

钱,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什么都会得到”。他出入社会,曾一度得手。为了得到科

长的职位,他以前所未有的“克己和忍耐”,对上司百般献媚,并且追求上司的麻脸

女儿,然而一旦职位到手,即把上司和未婚妻抛弃一边。为了得到税务局里的一个重

要职位,他装出少有的“正直和廉洁”,最终得到上司赏识而了得心愿,并且利用职

权,走私贩私,大发横财,但东窗事发,功亏一篑。但他从不认输,跌倒了再爬起来,开

始新的“尝试”。于是他又来到法院当了代书人。在办理农奴的抵押业务之时,受

到启发,想到趁新的人口调查到来之前,买进死农奴,再到救济局抵押,转眼就可以发

大财。他就奔赴乡村,把他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

正因为乞乞科夫成长过程中的家教和所经历过的生活使他形成了一个圆滑和

奸诈的性格特点。这一性格特点在这一插叙里面也充分地揭露出来了,并且他的这

种性格在购买死魂灵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在愚蠢的玛尼洛夫面前,他可以

变得比玛尼洛夫还文雅,而对柯罗博奇卡则是软硬兼施,与无赖诺兹德罗夫相处他则

小心谨慎,对索巴凯维奇他则硬碰硬,直来直去,而对普柳什金这样一个吝啬鬼,他只

需装得比对方还要傻,情愿负担死农奴的人头税,以致普柳什金对他感激不尽。

除此之外本篇中还插叙了普柳什金的以往的生活,其实他以前也有过一个幸福

美满的家庭生活。可亲人的一个个离去,最后他只剩下孤身一个人了。社会的制度

和他情感世界的变化,他的吝啬性萌芽了。

在邮政局长的口中转出《戈贝金大尉的故事》,把这个故事穿插,则击中了帝

俄专制的要害,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使人变成腐朽无能。

作者这样引用插叙,对某些情况作诠释说明,补充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本篇

小说内容更完整地充实了情节结构的完善。在插叙结束后,仍回到叙述直线上来—

—乞乞科夫买死魂灵。叙述曲折造成端绪变化,运用插叙在“断”与“续”之间要

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理清头绪。并且富有情调的表达了人物形象。

四、运用误会,引发矛盾

误会是指错识的把此一事物当彼一事物,并由此引发了许多矛盾,藉此曲折情

节。

小说一开始就把我们的主人公乞乞科夫的身份显得很神秘。他来到N城市的

次日就对城里所有的官员们进行了访问。他不管遇到什么场合,总是显得是一个

非常正派的人。这样一来所有的官员都挺喜欢这位新人物的出现。这样一位

新人的评价与认识,直到客人的一件事情完成为止,几乎全城的人完全陷入迷惑之

中。

其实乞乞科夫并不是大家所认识的那样,讨人喜欢的人,就用我们所议论的一

样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凭借机智、圆滑、奸诈,迅速办理了死魂灵过户手续,乞

乞科夫成了N城市的热点人物。人们纷纷向这个百万富翁道贺。他周旋于上流社会,

得到了每个人的喜爱。最后流氓地主诺兹德廖夫当着省长的面,说穿了他的勾当。

于是乞乞科夫事情败露,全城都乱了,惊慌、猜疑。有的说他是新任总督的侦探,有

的说他是潜逃的强盗,有的甚至说他是乔装出逃的拿破仑……谁也搞不清他的来历,

他的身份一直是个迷惑,是一个误会。

正因为他身份的一个误会,揭露了社会各流人士、官员的丑恶形象。以前女人

们甚至为了他的一个眼神而嫉妒了的。可丑事揭开之后,女人们谣言四起。男人们

怕因为此事担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干系,况且新总督就要上任了。检察长竟然被吓死,

而乞乞科夫本人仓惶出逃。

最终,小说中谁也没有弄清乞乞科夫的真实地身份,小说中的人物都被他团团

转,虚假背后隐藏着真实面目,把人物的丑恶本性揭露的如此透明。

总而言之,以上阐述是我读过本部长篇小说之后的浅识。小说运用描写方面,

无论是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还是在细节描写方面用的特别准确生

动。可以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印象。在叙事方法上作者没

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故意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悬念,以插叙来情调地说明了人

物形象形成的根源。运用误会,更明晰的展现了本篇小说人物的本性。

参考文献

[1] 果戈理著.《死魂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

[2] 钱中文.《果戈里及其讽刺艺术》第10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3] 李今著.《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 鲁迅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及其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5] 童道明.《阅读俄罗斯》下辑27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更多推荐

描写,乞乞,人物,地主,俄国,环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