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1809—1852)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是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中篇

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

堡故事》,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等。他以自己丰富多采的艺术

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

辉未来和人民的无穷力量。他的创造,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

自由思想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长篇小说《死魂灵》的出现是俄国文学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是果戈里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它以十足的生

活真实艺术形象反映出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又运用奇特的夸张、生动的比喻、逻辑上的异

变以及反语、双关语和俏皮话等表现手法,构成了辛辣的幽默讽刺特色。在忠实于生活真

实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加上明确目的性的描写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的点染,

对人物外貌、性格等进行了形象描绘,再穿插上议论、抒情,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形成

一种虚实揉合、含露交融和情理渗透的独特气派,这些都充分地显现出了果戈里惊人的艺

术天才。

一、十足的生活真实

生活的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但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时代的创作,在

程度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艺术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在俄国文学发展史上,到十九世纪的果

戈里时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果戈里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使俄

罗斯文学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十足的生活真实”。

小说《死魂灵》从荒诞不经的事件中摄取题材,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没落衰朽、

卑微庸俗的生活真实。在小说中,果戈里用来表现登场人物的每一个艺术细节,都是经过

认真推敲和精细安排的。它们无不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作为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手段。

比如:玛尼罗夫家客厅里绷着华丽绢绸和绷着麻袋布的靠椅并存;科罗皤契加家里墙壁上

挂着一面古色古香的镜子,镜子背后塞满了破信札、旧纸牌和烂袜子;罗士特来夫家书斋

里的墙壁上只挂着两只枪和一把剑;梭巴开维支家摆着一些笨重坚实的家具等细节描写,

都像显微镜一样,让读者透过它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凡是读过《死魂

灵》的人,恐怕谁也不会忘记乞乞可夫随身携带的那个极力不让别人了解其底细的箱子和

他那身闪闪发光的越橘色燕尾服,以及由此而联想起的他那奸猾自负的性格特点。小说中

关于泼留希金的陈设,更是细节描写的范例,也是人物生活环境的传神之笔。“一片破布,

一把发黄的牙刷,一张破椅子的靠手,以及写过字的废纸,他都要收藏起来,同旧银器、

中国瓷瓶和上面结满蜘蛛网而已停摆的钟等物品,杂乱无章地一起堆满一屋子。”透过这种

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贪婪吝啬已渗入了泼留希金的每个细胞,他

的精神世界确已腐朽不堪,到了彻底毁灭的地步。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果戈里在描写同一生活现象的艺术细节时,也能精细地表现出各

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小说中五个地主对乞乞科夫的款待:在玛尼罗夫

家,“只有菜汤,但是诚心诚意”;在科罗皤契加家,“有香菇,有烙饼,有蛋糕,有蒸饼,

有酪条,有脆饼烘糕,以及各色各样的包子”;在罗士特来夫家中的饭菜做得“有的太熟,

有的还生”,但却有大量的各种酒;在梭巴开维支家,是羊脊肋加粥,以及塞满着“各种好

东西”的火鸡,而且分量很大;在泼留希金家,只有一个不堪入口的“复活节的饼干”,加

上一瓶从中捞出了“蛆虫和苍蝇”的“果子酒”。果戈里通过地主们款待乞乞科夫的细节描

写,便活生生地将玛尼罗夫的“甜腻腻”、 科罗皤契加的善聚财、罗士特来夫的爱喝酒、

梭巴开维支的贪口福、泼留希金的守财奴的性格特点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后不禁令人

拍案叫绝。因此,别林斯基曾经满腔热情地肯定:“果戈里的全部作品,专门致力于描写俄


更多推荐

俄国,描写,人物,文学,生活,泼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