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发(作者:)

苏格拉底自辩篇

苏格拉底常常毫不客气地批评当时社会的弊端和社会上的达官贵人,得罪了当时的雅 典社会,许多

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公元前

399

年,雅典公民墨勒图斯等三人对苏格拉底提出起诉,指控他危害社会。 罪状有二:一

是信奉异端邪说;二是“腐蚀青年人的心灵”。为此,雅典公众组织了

500

人(通常别的案子只有

12

人)的陪审团来审判此案。

当时,苏格拉底已

70

岁,他完全有机会离开雅典而保全自己。但是他认为,那是可 耻的。他必须

为自己辩护。 原告在起诉书中,对苏格拉底本人进行许多指责,苏格拉底 指出,这种指责纯属“谎

言”,“几乎没有一句符合事实。”苏格拉底问墨勒图斯:“你 认为应尽量给予我们的青年人以好的影

响,这是最主要的事,是吗?”“是的。”“那么, 请告诉这些尊敬的陪审员,谁给予了青年们比较好

的影响。”墨勒图斯犹豫片刻:“是法 律。”苏格拉底要他说出具体的人名。“就是这些尊敬的陪审

员,苏格拉底。” 苏格拉 底追问道:“这一回答对陪审团所有成员都适用呢,还是只对部分成员适

用?”“对所有 陪审员适用。”“现在在法庭上的这些旁观者是否也对青年们有好的影响?”“对,他

们 对青年人也有好的影响。”“五百人会议成员呢?他们是否也对青年们有好的影 响?”“对,五百人

会议成员也对青年有好的影响。”

“墨勒图斯,公民大会成员(该大会由所有成年男性公民组成)肯定不会腐蚀青年人 吧?他们也都

对青年人施加好影响吧?”“当然也对青年有好的影响。”“那么,看来除 我之外,所有雅典人都在使

青年人变好,只有我在使他们道德败坏。你的意思是这样 吧?”“非常正确。”勒图斯回答。

全社会只有一个人对青年有害,其余的人竟都对青年有益,这显然是荒谬的。在苏格 拉底的紧逼

下,墨勒图斯暴露了自己的不诚实,苏格拉底讽刺道,至少,墨勒图斯从来没 有关心过青年人的问题。

苏格拉底又向墨勒图斯发问:是不是“坏人会对经常接触他的人 产生坏的影响,好人则会对经常接触他

的人产生好的影响?”“当然是这样。” “那么 有这样的人吗?他愿意被他所结交的人伤害,而不愿从

他所结交的人那里受益?有没有愿 意受伤害的人?”“当然没有。”“那么,当你说我诱惑青年人,败

坏了他们的品质,你 认为我是有意这样做的呢,还是无意这样做的?”“我认为你是有意的。”苏格拉

底义正 辞严地责问他:“墨勒图斯,你以为我老糊涂了吗?你已经指出,坏人总是对最接近他们 的人有

坏的影响,好人总是对最接近他们的人有好的影响。我总不至愚蠢至此吧,甚至看 不到我如果伤害了我

的同伴,我就要冒被他伤害的危险?我还不至愚蠢到有意去犯如此严 重的罪行的地步。我不相信我会这

么蠢,我想任何人也不会相信的。我说没有对青年人施 加坏影响,也不会有意伤害他们,所以你对我在

这两方面的指控都不属实。如果我无意中 对青年人产生了坏的影响,对这种无意的犯罪,正确的法律程

序不是把犯罪者召到法庭, 而是私下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斥责。

要知道,法庭是为惩罚而设立的,而不是为教化而设立的

在苏格拉底的质问下,墨勒图斯进退两难,非常尴尬。此时,苏格拉底仿佛有意给了 个台

阶:“你在起诉书中说得很清楚,说我教唆青年人相信新的神而不信国家所供奉的神; 正是这种

教唆造成了腐蚀青年的不良后果吧?”“这正是我的意思。”“那么,墨勒图斯, 以我们共同信

奉的神起誓,请你再向我同陪审团把你的意思说得稍清楚一点儿,因为我不 清楚你的观点究竟

是什么。”“我认为你根本不信神。” “你根本证明不了我有罪,墨勒 图斯,世界上有这样的

人吗,他只相信人类的活动,而不相信人类的存在?我再问,会有 这样的人吗,他

不相信有马,却相信马的活动?或者他不相信有音乐家,却相信作曲和演奏?显然没 有这样的人,

尊贵的朋友。如果你不想回答,我可以为你、也为这些尊敬的陪审员作出回 答。但下一个问题必须由你

来回答:会有这样的人吗,他相信神奇的活动而不相信神奇的 存在物?墨勒图斯木然回答:“没有这样

的人。”苏格拉底说:“好,那么你不是断言我 相信并教唆他人相信神奇的活动吗?在你的证词中你就

是这样郑重宣称的。但如果我相信 神奇的活动,我必定也会相信神奇的存在物。难道不是这样吗?既然

你不回答,我就认为 你默认了。我们不是认为神奇的存在物就是神的后裔吗?这么说你同意吗?”墨勒

图斯: “当然同意。”苏格拉底:

“那么,如果你断言我相信神奇的存在物,如果这些神奇的存在物就是神,我们将得 出这样的结

论,即首先说我不信神,然后又说我信神,因为我相信神奇的存在物。另一方 面,如果像人们通常所说

的那样,这些神奇的存在物是众神与山林水泽的仙女们或其他母 亲们的私生子,世界上有谁会只相信神

的子女而不相信神本身呢?这就会像只相信有马驹 或驴驹而不相信有马和驴一样可笑。墨勒图斯,不可

避免的结论是,或者是作为对我的智 力测验,或者是再也找不到可指控我的真正罪名,你才对我提出这

样的控告。你说我相信 神奇的神的活动而不相信神奇的存在物和神的存在,你想以这个极为愚蠢的理由

来说服任 何稍有理智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墨勒图斯哑口无言。

苏格拉底说:“尊敬的陪审员们,事实上,我感到无须就墨勒图斯的控告再为自己辩 护了,以上所

作的辩护已足够充分了。你们很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这我在前面的辩护中已 经说到过,即我招致了大量

的敌对情绪。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毁灭我的话,既不是墨勒图 斯,也不是安尼图斯,而是众人的诽谤和

妒忌,正是这种敌对情绪能导致我的毁灭。诽谤 和妒忌已经给很多无辜的人带来了不幸,我想,这种情

况还会继续下去,我不会是最后一 个受害者。”

苏格拉底宣称:“一个人只要找到了他在生活中的位置,无论这是出于对自己有利还 是出于服从命

令,我相信为了荣誉,他会正视危险,不惜付出生命和一切。”

苏格拉底虽然成功地驳倒了一切对他的控告,但他的高傲却刺激了许多陪审员。陪审 团表决的结

果: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判处死刑。对这一结果,苏格拉底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他在最后发言中声称:

“我至今不悔我刚才的辩护方式。我宁愿死于这种不利的辩护方式, 而不愿为保命而采取其他辩护方式。

一个人不逃避死亡,但他必须避开不义。我将由于你 们的判决而被处死,但他们(指墨勒图斯等原告)

却因为邪恶和道德败坏而被真理宣判死 刑。这个结果很公正。

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导论的第二篇是讲柏拉图的,或者准确的说是讲苏格拉底的。教授 涉及到了著名

的《苏格拉底自辩篇》,以此展开了对苏格拉底的论述。个人觉得教授其实 是讲的比较有趣的,所以专

门找来了《苏格拉底自辩篇》看了,闪烁着思想的闪光点也许 有些内容在如今看来应当是无需置疑的真

理,但在很久之前就有着抗拒公意的先进思考, 这无疑是让苏格拉底站在他所处时代的最前沿的。下面

是对耶鲁课程的笔记:

1

、《苏格拉底自辩篇》象征着对自由表述的侵害。”

教授认为苏格拉底的案例是对当时顽固偏狭的民众的审视与反抗。我觉得需要指出的 是“民众”这

个群体。并非是概念里那个顽固偏狭的群体象征,而是很久之前的“我们”。 一切进步与偏狭都是相对

的,民众永远相对于伟大的思想都是偏狭的。因此,自由表述的 侵害似乎是无可避免的,每个时代都会

存在,只是这个“侵害”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2

、“你们以你们的方式阅读柏拉图,我则以他的方式阅读他。”(赞)

3

、“受审视的人生孤独但有活着的价值。”

教授在起初就提出了“审视生命”这个名词,个人以为是相当有意思的命题。愚昧者 从不看自己走

过的脚印深浅,即使回望也不会往灵魂的纵深处看。因为人生与灵魂意义的 纷繁复杂、无法厘清就放弃

思考,安于现状,那并非思考者或者说哲学家的选择。毫无疑 问“审视生命”在苏格拉底的思想里占到

了很大的一个部分或者说贯穿他的生平与思想。

4

、言论自由价值学说(附:教授指出苏格拉底从未指出过自己坚持“无限言论自 由”)

5

、“苏格拉底的辩证,如同所有柏拉图式的辩证,终极的都是关于教育的辩证。” 《苏格拉底自

辩篇》是哲学同时也充满着政治意味。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与之后教授提出的 “

The Clouds\"

这篇喜剧相

联系。同时需要指出的人物就是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在苏格拉底之案中站在了苏格拉底的对立

面。作为一个喜剧诗人他创作了讽刺苏格拉底的 剧作《云》,认为苏格拉底的“诡辩”是应当批驳的并

在喜剧结尾让人烧了苏格拉底的 “思想所”。这可以说是哲学家和诗人的一次碰撞。并且对于古希腊尤

其是雅典来说意义 重大。“争论核心并非是美学审判,或单纯美学争论,而是内含大量政治元素,或至

少含 一些政治性十足的元素。这探寻到问题的本质,到底谁最适合教育未来的后代公民及公民 领

袖?”。教授在此指出了古希腊长久的“诗学教育传统”,我认为也是相当有趣的一个 探讨命题之一。

6

、苏格拉底被德国人称为“梦想家”(笑)

7

、“苏格拉底转向”

故事:凯瑞丰向德尔斐的阿波罗询问苏格拉底的智慧,女祭司皮提亚说,没有人比苏 格拉底更智

慧。但是苏格拉底不相信。于是他遍访众多哲学家、工匠、诗人及博学之士, 所有的问题都引导他提出

了一些问题:“道德与政治问题”。

此转向代表着苏格拉底从研究自然现象,转而研究了“人”“人类的美德”“人类与 政治”。

8

、“在每个社会、已知的社会,运作的媒介多少都含有一些信念或信仰……这些信 念形成类似国

家纲领的东西,但多少人会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什么让这些信念成真, 它们的依据为何?……如果

质疑这些信念似乎是表现出缺乏公民信仰,对我们统治主张的 信仰……苏格拉底显然相信虔诚或信仰是

公民的自然条件。每一个社会无论其形态为何, 都需要在其统治原则及基本信念中加入这些信仰,但是

信念至少受到来自两项来源的威胁。 其一为,就只是不相信或者无信仰即拒绝统治主张;但另一项与统

治主张分歧的来源则是 哲学。”

9

、“哲学的本意是渴望以知识取代主张,以理智取代主张或信念。对哲学而言,仅 具信念或信仰

不够,而是必须要提出合理的说明。对其信念提出合理的说明,其目的是一 样的,想以合理的知识取代

公民信仰。”

PS

8

9

两条笔记其实不是特别懂,感觉一方面是英文词意理解可能有问题,另一方 面是觉得略

生硬,不懂得语句的意思。跪求大神解释

总结:个人觉得教授讲的还是很有趣的(至少比我听过的国内一些讲师讲苏格拉底讲 的好得多,有

一些新的观点)。苏格拉底这么多年早就被分析得体无完肤了,会比较期待 一些更加好的看法


更多推荐

苏格拉底,相信,青年人,指出,社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