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发(作者:)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 Bul1.2010,16(14)
香蕉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发展对策探讨
周志华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
摘 要:要提高香蕉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推广香蕉高产优质种植技术和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以促进香蕉
产业的优化升级 介绍了香蕉高产优质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有:蕉园选择、香蕉品种及种苗选择、整地施肥、合理定
植、蕉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并对香蕉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培育香蕉产销龙头企业和
香蕉生产合作组织;加大香蕉产业的科技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创建优质品牌等。
关键词:香蕉;高产;优质;种植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 7—7 7 31(2 01 0)1 4一O4 0-002
香蕉(Musaparadisiaea)属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作
物,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蕉子、蕉果、大蕉、金蕉等,是
热带和亚热带“四大果品”(荔枝、菠萝、椰子、香蕉)之一。
其具有生长快、投产早、产量高等特点,可周年供应市场,
且果肉香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2006年统计,我国香蕉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为29.65
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具有广泛抗逆性和适
应性的品种和种苗。目前香蕉的品种比较混杂,较适宜的
品种有:台湾蕉、巴西蕉、天宝矮蕉、威廉斯、8818N。应在
选择良种的基础上选取优质的种苗,生产上蕉苗一般采用
吸芽苗或组培苗。吸芽苗选择球茎粗大,假茎高1~1.5m,
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剑芽苗;组培苗选用品种
纯正,无病毒,变异率低于3%,苗高20cm左右,8—15片
叶,茎粗壮,叶色青绿,无病虫害者。
1.3整地施肥
万hm 、689.94万t,分别居世界第3位和第6位。但我国香蕉
的平均单产仅25.23 t/hm ,远不及世界最高水平的79.33t/
hm ,这说明我国香蕉的种植水平还不高,产量水平仍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国产香蕉普遍存在个体大小不一、饱
满度不够、斑点多等缺点,随着国外香蕉大量进入,势必会
抢占国内中高层次的消费市场,从而给国内整个香蕉生产
根据种植时间,提前30d整地备耕。先将园地翻耕暴晒
杀菌,然后耙平整细,挖好排灌沟,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1.2
万~1.5 ̄-kg/hm 、普钙1 200~1 500kg/hm ,施前先混合
堆沤12~15d,再沟施或穴施作底肥。
1.4合理定植
一
形成较大的压力。因此,要提高香蕉产业的竞争力,首先应
大力推广香蕉高产优质种植技术,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
争强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以促进香
蕉产业的优化升级。
般以春夏植为主,可提高蕉苗成活率。按畦宽2
3m作畦,两畦间开一浅畦沟,定植时每畦双行品字型种植,
种植的密度根据品种和管理水平而定。植株高大的品种密
度适当小些,如威廉斯、巴西蕉,可按株行距2m x 2.2m种
植,肥力较差的地块宜密些,可选1.8m×2m,一般以种植
1香蕉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1.1蕉园选择
蕉园宜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
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并充分考虑避风性和避寒性,建
立香蕉生产基地。香蕉喜高温,喜湿润,怕干旱忌涝,其生
长适温为24~32℃,最适27℃,因此,要求种植地年平均气
温应在20℃以上,月平均温度最低不低于10℃,光照充足,
150—160株/667m 左右为宜。定植蕉苗不宜过深,以培土
至苗茎上lem左右为宜,植后压实,淋水。
1.5蕉园管理
1.5.1前中期管理种苗当天浇足定根水,次日再灌水1次。
前期香蕉太阳辐射强,田间蒸发量大,要勤灌水,以保证田
间湿润。部分弱苗用树枝遮阴。定植后约10d,当第1片新
叶展开时,在离幼苗10~15em处,薄施水肥,施肥浓度可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 500—2 500mm)。香蕉对土壤要
求不很严格,但土壤对其产量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蕉园土壤
以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
pH6~7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尤其以冲积土和红壤土最
适宜。此外,还应远离旧蕉园及传播香蕉病害的昆虫中间寄
主作物,如茄科、葫芦科等蔬菜作物。
1.2香蕉品种及种苗选择
随幼苗的生长逐步加大。到第2个月,每株次的尿素用量可
加大 ̄1]20g对水淋施。第3个月,在新叶尖垂直线间施尿素
100g/株。植后约15d,要查苗补苗,死苗和弱苗要及时补上,
以保全苗。在香蕉发根前进行中耕松土,畦面松土深度为
香蕉不同品种,其产量和抗逆性都存在差异。虽同一品
种,但种苗不同,成活率及产量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
作者简介:周志华(1975~),男,广东广州人,在读硕土。
20cm左右,并结合施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水和通
气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生长,延长蕉园寿命。
收稿日期:2010—05—28
第l6卷14期 周志华香蕉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发展对策探讨 41
1.5.2后期管理香蕉后期管理不仅是高产的关键,且关系
到香蕉的品质,影响香蕉的生产效益。因此,香蕉生产后期
必须管理到位,措施到位,确保香蕉高产优质。其管理目标
是茎干粗壮、抽蕾整穗大梳多和防止叶片早衰。香蕉生长
后期需水量较大,蕉园的水份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
收获期可适当停水。香蕉生长后期已进入生殖生长期。根
据香蕉生长发育特征,此阶段施肥要以钾肥为准。从断蕾
起至收获,一般施3~4次肥即可以满足其需要。此外,做
好香蕉常规的管理的措施如校蕾、断蕾、套袋等。
1.6病虫害防治
香蕉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花叶心腐病、束顶病、叶斑病、
黑星病和叶梢病等,主要虫害有象鼻虫、蚜虫、卷叶虫等。
香蕉病虫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以改善
蕉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
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配合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拒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
药,保证香蕉质量。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果间隔30d以上。
1.7适时采收
香蕉的采收成熟度,主要决定于季节和市场情况,春收
蕉成熟度达80%~90%、秋季外运蕉达80%~85%时,香
蕉果菱角浅,近手平滑即可采收。采收时应做到果串着地,
用毛毯或泡膜包垫,避免蕉果发生割、压、碰、擦等机械损
伤。采后要及时清洗、包装、销售,香蕉产区应建立香蕉采
后商品化处理生产加工线,果穗的处理要严格按照规范化
的流程进行:落梳去轴一去除不合格的果梳、果指一清水
洗净一分级一保鲜剂处理一晾干一包装一储运。
2香蕉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近年来,面对日趋开放的国际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我国采取了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2003年开始实施香蕉产
业升级计划,有效地推动了香蕉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步伐
明显加快。目前,我国香蕉产业正进入一个由传统产业转变
为现代产业的重大历史阶段,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
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香
蕉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供同仁们参考。
2.1培育香蕉产销龙头企业和香蕉生产合作组织
各地政府应对香蕉产销龙头企业实施扶持政策,要创造
条件培养香蕉产销龙头企业。以项目为依托,重点支持,全
面示范,逐步推进产业均衡发展。选择一些生产基础较好、
技术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示范点
进行支持,逐步扩大辐射面,以带动其它蕉农发展种植,真
正实现香蕉产业的商品化。进一步发展香蕉生产合作组织,
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协作模式,推广股份合作制经营形式,稳
步推进香蕉生产方式的转变,强化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提高香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2.2加大香蕉产业的科技投入
一
是要继续加强品种的自主培育和引进吸收工作。强
化香蕉后备品种的选育,特别要加强抗叶斑病、巴拿马病、
黑星病等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二是加强栽培技术的研
究,促进形成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一整套操作技术。
三是加强对香蕉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规律的研究,做好
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控工作。四是增加投入,大力改变香蕉
标准化栽培基础薄弱和设施不配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
落后现状。香蕉园要推广使用机械操作整地挖穴,采用较
为现代化的喷灌设施,机械化采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周
年供蕉生产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五是加强采后处理及
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快香蕉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拉长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实现香蕉产品消费形式的多样
化,充分开发香蕉潜在的增值率。
2.3实施名牌战略,创建优质品牌
以品牌促发展,大力开拓市场。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财
富。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市场。任何一个成功的企
业,都十分注重品牌的创立、推广和宣传。因此,要更新观
念,提高认识,积极开展树品牌、创名牌工作,打造有自己
特色的香蕉品牌。并积极引导农民提高果实品质、包装、规
格和市场品牌意识。
2.4建立和完善产、供、销服务保障体系
重点抓好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建设。各
级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严防假化肥、假农
资坑农害农的现象发生;要更多地依靠农业科研单位和农
技推广部门,积极开展科研试验、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活
动,做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服务,让广大蕉农及时了解最
新科技发展动态,掌握各种技术措施,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香蕉交易市场,完善市场体
系建设,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
供全国乃至国外全方位的相关信息资料,促进红河州香蕉
产业的健康、和谐与稳定发展。
2.5建设香蕉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和预警预报系统
要加快建立健全香焦产业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以龙
头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农业等有关部门的网络优势,在
香蕉生产重点区域优先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香
蕉产销形势、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通过信息联系市场,以
市场引导生产,促进全市香蕉产业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同
时,还要加强对主要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和病虫害、自然
灾害的预测预报,提高对危险性疫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
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引进生物的监测和跟踪研究,建立生
物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保护香蕉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f1]陈民.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与思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黄秉智.香焦优质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3闶昆华.优质香蕉高效栽培新方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
『4]杨绍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国香蕉产业发展【JJ.中
国热带农业,2005,(6):4~6.
『5】李鄂平.香蕉栽培技术更新【JJ.果农之友,2005(10):31.
(徐焕斗编,张宏民校)
更多推荐
香蕉,产业,发展,技术,生产,种植,优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