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发(作者:)

合并报表的编制流程和处理技巧

随着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投资业务越来越多,使得集团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

日趋复杂化。同时,政府、投资人对上市企业的监管与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及时编制合并会计报告成为集团企业财务部门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及时结账并提供准确的财务结果对任何企业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报表

还必须符合当今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审计要求,随着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投

资业务越来越多,使得集团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日趋复杂化。另一方面,政府、

投资人对上市企业的监管与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及时编制合并会计报告

成为集团企业财务部门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一、合并报表编制时需明确的几点思路

所谓合并会计报表,从法律角度来看,控股合并后的控股企业与被控股企业仍然

是相互独立的法律实体;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

实体。为了综合、全面地反映这一统一的经济实体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资

金流转情况,需要由控股企业根据两个企业的情况编制一套会计报表,即合并会

计报表。

1、合并报表的整体观

合并报表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反映的容

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

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

2、合并报表的全局信息

合并报表是由企业集团对其他企业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并不是企

业集团中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更不是社会上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

母公司是否要与子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的合并,除了是一个法律问题之外,更是一

个会计事实认定和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它只与公司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有关,而

与其纯粹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无关。

3、合并报表的逆向思维

合并报表是以个别会计报表为编制基础,个别会计报表则是从审核凭证、编制记

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合并报表的编制程序与个别会计报

表不同,方法具有独特性。

4、编制合并报表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集团企业经营多元化、股权关系复杂,给合并报表的编制增加了难度,如跨

行业经营带来的多行业会计合并如何组织,如何实现?集团多层级复杂的股权结

构下如何准确地合并计算?多层级的集团企业如何有序地完成财务合并,并保持

合并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在一个会计期间出现蚕食性收购与股权减持情况下,如

何按会计准则对子公司利润分段合并计算?不同的资本市场对股权投资核算与报

告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国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则要求采用成本法核算,如何同

时满足两个不同的报告要求?集团部往来会计记录因科目运用或记账时间不一致

导致不平情况下,如何完成合并计算等等。

二、合并围的确定

依据财会字(1995)11号《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列入合并围的是母公司拥

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但持有不超过半数权益性资本而有以下情况的,也

列入合并围:

·通过与其他投资者协议,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

·根据章程,有控制权;

·有权任免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

·在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根据惯例一般认为,被投资公司高管层人员的任命权及实际任职情况,是判断其

对被投资公司是否具有控制权的重要标志。而对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认识,除了

股权比例和高管层任命等重要标志外,对企业整个经营和财务活动基本要素的控

制是最重要的。产品营销、成本控制、资金运营、管理制度建立和会计方针确定

等等,都是从本质上判断公司控制权不可忽视的关键。

可以不列入合并围的:

·关、停、并、转的子公司;

·宣告被破产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准备近期出售而短期持有;

·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依据财会字(1996)2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围请示的复函》,下列情况也可

不列入合并围:

以上比率均在10%以下时,根据重要性原则,也可以不纳入合并围。

三、合并报表编制流程

1、主要资料:个别会计报表、母公司长期投资股权比例和余额、母公司本期的

投资收益明细、关联方往来账余额、关联方交易金额;

2、主要工具:利用Excel设计自动抵消和检验体系;

3、主要流程:

注意要点:

1.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应联体作为合并底稿;

2.未分配利润:关于“未分配利润”的抵消,都是针对“利润分配表”中的科目

进行;

3.抵消分录:应该针对不同的投资单位和不同抵消容分别作独立抵消分录,再汇

总过入合并底稿。

四、全面合并法下几种合并抵消分录类型

权益类抵消

借:实收资本(股本) 借:应付债券

盈余公积 贷:长期债权投资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价差(或借方)

收益类抵消

借: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股利)

未分配利润

按母公司股比重新确认子公司盈余公积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合并围关联方往来余额抵消

一般要求关联方之间的往来款中,双方已经核对明确的款项通过“部往来”会计

科目核算;还未明确的就先挂在应收或应付款科目,待双方明确后再转入“部往

来”科目。

一般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抵消就相对比较简单,依据往来单

位借贷相抵就可以了。

合并围关联方交易抵消

交易业务类型:产品销售、劳务提供、固定资产销售、无形资产销售等。

上述业务类型最终都可分解为以下四种情况:

1.本年交易本年售出

借: 主营业务收入 .……部交易价格

贷: 主营业务成本……部交易价格

2.本年交易本年库存

借: 主营业务收入 .……部交易价格

贷: 存货 .…… 部交易毛利额

主营业务成本……部交易价格x(1-部交易毛利率)

3.上年交易本年售出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部交易毛利额

4.上年交易本年库存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 存货 ……部交易毛利额

五、介绍比例合并法

全面合并法与比例合并法的区别:

对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的抵消不同:比例合并法,对部交易销售额及销售成本、

未实现利润都按合营者拥有的权益比例进行抵消,合营者的未抵消部分可划归其

他合营者在合并报表中确认;全面合并法则是采用全额抵消。

六、合并报表的主要检验方式

1、 部往来余额借贷方的明细合计应与会计报表“部 往来借项、部往来贷项”

的科目余额相等;

2、 母公司净资产与合并净资产;

3、 合并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分析;

4、 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科目金额分析;

5、 合并资产负债表部往来科目余额分析。

合并会计报表一直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会计领域的一大难题,中外会计学者对合并

会计报表中有些问题的认识始终存在争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

发展,集团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以合并会计报表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的需要越发迫切。

作为财务人员,很清楚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和实务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会计

系统是从它所服务的外界环境中逐渐形成和不断演进,并且反映它所服务的环

境。会计信息失真及利润操纵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上市公司,

它直接动摇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干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导致了国有资

产的流失。因此,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防止

利润操纵应作为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改进的出发点,这也是本人从事报表合并工作

多年的一点期许。


更多推荐

合并,企业,会计,会计报表,抵消,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