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发(作者:)

一.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不成对,最大的软骨,前方由左右两块翼板(ala orthyroid laminae)构

成本体部,状似打开的书背,也像古盾牌,其折角形成甲状角(thyroid

angle),男性约为90度,女性约为120度。甲状角的最上方点有一甲

状凹痕(thyroid notch),把手放在喉咙上,在 颈部喉结(laryngeal

prominence orAdam\'s apple)上方可感觉到,此凹痕内即是我们的声带。

后方四个侧边分别形成二个上角(superior horns)与二个下角(inferior

horns),上角较长,突出约二公分,下角与环状软骨相连,上角与舌

骨(hyoid bone)相连。有些人的甲状软骨与舌骨间有一小的麦粒软骨

(triticial cartilage)。翼板表面近侧缘处有上下两对结节(tubercle)及一条

斜线,位于上角基部的是上结节,在翼板下缘处是下结节,斜线即是

上结节与下结节间之联机,此斜线乃甲状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与咽下

缩基的附着处。甲状软骨约在25岁时开始骨化约65岁完全骨化。

二.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紧接于甲状软骨之下方,不成对,位喉部最下方,气管最上方,与气

管的最上一节相连成环形,像是一个印章指环(signet ring)。软骨的直

径几乎已也是气管(trachea)的直径,环状软骨的后方较前方高,粗。

环状软骨是所有喉部软骨中构造最密实的,前方部分成弓状,称为环

状软骨弓(arch),约20至30mm高,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的前方以环

甲韧带(cricothyroid ligment)相连,上呼吸道阻塞时,可由此切开,行

紧急的环甲状软骨切开术(cricothyrotomy),环状软骨是呼吸道当中唯

一360度密合的软骨,一旦受到伤害,极易造成狭窄,与其有关的一

些重要标界,在后面升高时,前低弓处(arch)提供给声带横过此处时

的空间,后方方形层(posterior quadrate lamina)的高处面,则是提供杓

状软骨的发音点,环状软骨的侧面,是与杓状软骨下方的小角状软骨

的连接面。

三. 会厌软骨(epiglottis)

一黄色、有弹性、不成对且永远不会骨化的薄叶状软骨,其茎部(petiole)

以甲状会厌韧带附着于甲状软骨之背侧,与上侧表面(即甲状凹痕下

方)则是以舌会厌韧带(thyroepiglottic ligament)与后方环状上升和舌根

相连,位于舌根的下方。在吞咽时,它在喉之入口上方折迭,向后盖

住喉头的入口,以防食物进入喉管,食物因而顺势进入食道。会厌与

舌根部以三个皱襞相连,即中央的舌会厌正中皱襞(median

glossoepiglottic fold),与两侧舌会厌侧皱襞(lateral glossoepiglottic

fold ),此三皱襞中间形成两个隐窝,即会厌溪(vallecula epiglottico),

一般简称为溪,是吞咽时重要的标界。会厌软骨不是一个密实的软骨,

其间有许多细缝,内含黏液腺,因此喉癌发生于此区域时,癌细胞可

经由此路线,扩散到会厌前隙(pre-epiglottic space)。对嗓音(phonation)

来说,并非一重要角色,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会厌软骨的形状可能对

声部的确定产生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四. 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s)

杓状软骨与小角状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位于环状软骨的上方后

侧边,提供的机制组织使发出声音,为最重要的软骨。成对的杓状软

骨成三角锥形有三个面,一个基底(base)及一个尖端(apex)。基底与环

状软骨形成环杓关节,向前突出形成声带突(vocal processes)是声带韧

带附着处。向外突出形成肌突(muscular processes),是部分喉内肌附

着处,杓状软骨之尖端与小角软骨相连结,有时两者黏合在一起,底

部(base)中线与环状软骨后上方二边相连,连接彼此的滑液(synovial

joint)使杓状软骨能产生旋转动作。

杓状软骨有三个突起前面的突起叫声带突(vocal processes)与声带相

连,旁边的突起称为肌突(muscular processes),与控制声带开关的肌

肉群相连,上方的突起叫做小角状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是杓状

软骨的顶端。杓状软骨的突(processes)的名称也正说明了它们的功用,

一是声带突(vocal processes),往前向甲状凹痕(notch)突出,一是与声

带后方相连,肌突(muscular processes)是杓状三角锥的外侧边突出部

分与肌肉相连,使声带作分开和结合动作两片杓状软骨借着内部肌肉

关节的帮忙可以自由活动与声带的开关运作有密切的关系。

小角软骨,别名Santorini,是软骨坐于杓状软骨的尖端上。

五. 楔形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s)

别名Wrisberg,包含于杓状会厌带(aryepiglottic folds)内的小软骨,位

于小角状软骨的侧面上,包含在杓会厌皱襞内。此两小节状软骨有支

撑会厌皱襞的作用。前方在膜的表面上形成小突起,照明下成白色,

这些软骨提供膜的喉部覆盖(membranous laryngeal covering)。

六. 舌骨(hyoid bone)

虽然不是喉部的骨,但介于舌头与喉部组织之间,是不成对的小骨,

与甲状软骨的上角呈松弛状相连,在身体内的所有骨头中,舌骨是唯

一不与其它骨头相连的骨,成U字型。


更多推荐

软骨,会厌,形成,声带,突起,喉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