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发(作者:)

风土人情的谚语

关于风土人情的谚语

关于风土人情的谚语【1】

1.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2. 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苏州的丝绸,杭州

的风景,广州的饮食,柳州的棺木都是天下最好的。)

3.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旧时说法,东北三种特产是宝

物,人参是珍贵的药材,貂皮是珍贵的皮料,乌拉草则是旧时东北穷人在冬天取暖

的好东西,放入毡靴中,能御寒)。

4.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6.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写新疆的气

候和经济特点。

形容雁门关外早晚温差变化大,同时也说明新疆的瓜果资源极其丰富,不

仅夏季吃瓜果是常事,而且到了数九寒天吃西瓜也不觉稀罕)

7.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流行在陕北

的俗语,米脂的女子美,绥德的汉子俊,清涧的石板好,瓦窑堡的炭烧得精。)

关于风土人情的谚语【2】

十七、牡丹江,稻米仓。

十八、峨嵋天下秀;

十九、三峡险;剑门雄;青城幽。

自古华山一条道。

二十、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二一、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一枝花。

二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南方吃雁,北方吃蛋。

二三、 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落雨如过冬。

二五/福州美人蕉,经冬花不凋。

二六/抚顺和玉门,石油不用寻。

二七/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府里大菩萨。

二八/临潼秦俑兵马坑,气势磅礴见者惊。

二九/汾酒竹叶青,出在山西省。

三十、不游晋祠,等于未到山西。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腊月二十四,割下对联写上字,贴对联挂辉纸,红红彤彤图吉利;

腊月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男女老少齐动手,翻箱倒柜去尘土;

腊月二十六,提上篮蓝割上肉,又做年菜又蒸贡,蒸煮煎炒齐上手;

腊月二十七,关门从头洗到足,衣服整洁又干净,欢欢喜喜迎新年;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湖拾掇,糊窗户,擦玻璃,家务活儿靠婆姨;

腊月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老白干,竹叶青,散酒不用装瓶瓶;

腊月三十日,角儿包下三笸箩,全家老小相聚齐,热热乎乎庆新春.

谣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

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意即

贴春联);

三十夜,守一宿。”

而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

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北京的歌谣则是这样唱的: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

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小年,又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

要件新棉袄。”

关于风土人情的谚语【3】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井淘三遍吃甜水,人走三省见识高。

济南趵突泉,美名天下传。

泰山看山,曲阜看古。

泰山五岳尊,不到灵岩不成游。

丹崖山上蓬莱阁,美妙仙境堪称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到了苏杭,忘了爹娘。

湖广熟,天下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也学王摩诘,也当陆放翁。

也流忧国泪,也吹田园风。

西湖十景美,天下久闻名。

龙井茶叶虎跑水。

镇江美味人皆晓,水晶肴肉和汤包。

庐山烟雨浙江潮。

阳澄湖,蟹肥美。

西安碑林大雁塔,名声赫赫传天下。

葫芦头,羊肉泡,西安佳肴人称道。

食在广州,穿在杭州,景在苏州。

吉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更多推荐

西安,人参,东北,雁门关,石板,广州,貂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