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1日发(作者:)
[键入文字]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吗?
宋代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美术遗产中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
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自从它问世以来,受到上至当朝皇帝、下至文人学士的赏识
和珍藏,辗转至今,历时八九百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
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
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清明”一词,最初见于金人张着的跋文,在他的跋文中曾引
《向氏评论图画记》说,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
图》的名称才开始定下来。元人杨准在他的长跋中还着重说明这画卷题签的是宋徽宋
赵佶,并盖有小印。明人李日华在他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画卷不但有宋徽宗
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如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
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
达、张安治等,更大张“清明节”说。如郑振铎说:“时节是清明的时候,也就是春天三
月三日,许多树木还是秃枝光杈,并未长叶,天气还有点凉意,可是严冬已经过去
了。”这样,把“三月三日”这个具体日子也肯定下来了。又如张安治在新近出版的《中
国古代美术作品介绍丛书。清明上河图》一书中肯定这幅画是描绘“在清明节这一天城
郊人民的种种活动”,画面上描绘了“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特征,如上坟、探亲、轿上插
柳枝、大店铺装饰了‘彩楼欢门’等”。
1981 年《美术》第二期所载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似乎是第一个对画
中描写清明节提出异议的。孔除对上述跋文及《味水轩日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外,
并就画面中所描绘的内容提出了八点质疑,现简介如下:一、画卷的开始,画有一队
小驴驮着木炭从小路而来。“这是画家首先告诉读者,这是秋天,冬日不久来临,这些
木炭是东京准备过冬御寒用的”。
秋季营运冬季货物比较合理,商人早在春天营运冬季货物,在时间上来说太早了,
1
更多推荐
描绘,木炭,画卷,提出,货物,上坟,历史,现藏
发布评论